旧上海有一条星嘉坡路-中国讯息网

旧上海有一条星嘉坡路

作者:章良我 阅读量:9603111 发布时间:2019-10-12 09:38:04

适逢新加坡纪念建埠200周年,我乘机又翻阅了有关世界近代史的书籍,回顾了一下日不落大英帝国在远东地区殖民的辉惶历程。而当我了解到1949年前的上海曾经存在过一条星嘉坡路时,那惊喜参半的程度,与当年在新加坡邂逅上海路(Shanghai Road)时的情景,大抵不分上下。

新加坡1819年开埠,比上海早了24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政府失败。根据两国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一起成为“五口通商”的对外开放贸易的港口。1843年11月上旬,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爵士抵达上海,同上海道台(比总督、巡抚官位低、比知府官阶高的清朝地方官)宫慕久经过磋商,双方议定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此后,上海从中国大陆东部海边的一座县城跃身成为远东的一个都会城市。来自周边省份苏、浙、皖、鲁、粤、闽、赣等地乡民,加上其他来自海外英、美、法、俄等国移民,一起构成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口,将上海渐渐建设成有东方巴黎之称的大都会。

上海背靠诸如苏州、杭州、南京等传统文化繁荣、经济富裕之地域,又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之中段和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出海口,对内可以深入腹地、四通八达,对外上易达东亚近邻日本、韩国,下可入南洋诸国、并远航西洋。先天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让它一崛而起,成为一个新兴的东方大城市,同时也成了“冒险家的乐园”,被西方殖民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鸦片战争之前,新加坡成了大不列颠英帝国鸦片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在印度种植收获的鸦片从加尔各答装船,运到马六甲海峡下端的新加坡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打包装船运往广州,经走私和贿赂饶过中国海关与地方官员,流入并销往中国内地市场,荼毒当地良民百姓。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以如此手段填补它的贸易逆差。

开埠较迟的上海不久就后来居上,仅以路边的街灯为例,上海就比新加坡先点亮率先成为“不夜城”。据史料记载,1864年,英国商人在属于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外滩和南京路,开始安装上海的第一批煤气路灯。1865年12月18日,外滩及南京路的街头亮起了耀眼的煤气灯。

1882年,工部局开始推广使用亮度更高、性能稳定的新光源照明——电灯。第一盏2000瓦试验电灯悬挂在黄浦江畔、外白渡桥旁的浦江公园里,随后外滩2号上海总会紧跟时尚,率先接入电线安装电灯。

1882年7月26日,15盏弧光路灯集中在上海的外滩南京路一带,迎来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根据本地文史工作者吴庆辉的研究,新加坡要到1906年才使用上通电的路灯,这同上海也是整整相差24年。

新加坡有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一直数到七马路,而文化气息最甚的莫过于四马路。在上海,南京路是大马路,它在1846年就与二马路九江路、三马路汉口路、四马路福州路东西开通了,成为当时及百年之后的上海滩最繁华的地带。四马路也被视为“海派文化”起源地,梅兰芳等北方京剧名角在此一唱成名。路的西头是原公共租界里的娱乐世界,1948年时期这里有几百家妓院。路的东头仅报馆就有《申报》《新闻报》等十余家。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福州路是中国的“全国知名文化街”,当年做学生的我经常在那里的旧书店、外文书店、科技书店流连忘返。如今,来福士商厦坐落在福州路西藏中路交叉路口。

文章要结束了,还没有交代开头提到的星嘉坡路。在上海租界的外国列强,为了扩大各自势力范围纷纷越界筑路,以外国地名或人名给新筑造的马路命名。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907年开辟了一条以星嘉坡命名的马路Singapore Road。1943年,南京民国政府收回上海外国租界,这条东西长1673米的马路遂被改名为余姚路,并一直沿用至今天。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旧上海有一条星嘉坡路”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