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山西襄汾赤邓村因一则公告受到关注。该公告显示,10月1日起,该村不允许过满月、一周岁生日、六十岁生日、搬家宴请等,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不准送花圈纸扎等,一切从简,杜绝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凡有以上情况,全体村民不准前去参加,否则,道德银行的星级积分给予降级,贫困生、转学、上户等手续不予办理。”(10月8日澎湃新闻)
近些年,随份子、人情风以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盛行,“人情炸弹”不断炸响,豪华婚礼、薄养厚葬之风污染了社会风气,而诸如过满月、过生日、温居、升学、升迁、开业等等五花八门的事由,都成为收钱宴客的理由。这种风气的不断蔓延,不仅严重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也不断增添浮躁、功利的社会心态,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为遏制这种不良风气,一些地方的基层组织采用乡规、村规的方式出台规定,禁止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出现了逾越法律法规的情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予以及时纠正。
说到底,随份子、人情风以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问题,受传统影响的因素很大,要彻底纠正,需要不断提倡与引导,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更不能指望一纸规定就能立竿见影,即见成效。再说,这种不良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要禁止其蔓延,最好采用提倡、引导、奖励方式,而不是行政命令、红头文件出台的强制执行的方式。
尤其是,治理大操大办行为不能与贫困生申请、转学以及上户等等事件挂钩。须知,贫困生申请、转学以及上户等等都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权剥夺,因参与传统习俗而剥夺这种权利,就涉嫌侵害公民的合法权利。
遏制随份子人情风以及大操大办问题,很有必要,不过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除了方法适当之外,相关规定应该具备严谨、具体、操作性强等要件。比如,一些地方之所以人情风、随份子愈演愈烈,原因之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借机敛财收钱,起了负面示范作用,所以对于领导大操大办的做法必须坚决制止,而对于一般村民还是采用提倡、引导、奖励方式比较好。如此,才能让规定“严谨、具体、操作性强”,也才能避免违法操作,避免侵害公民权益,避免矫枉过正而引发群众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