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第一世界国家,却有着第三世界国家般的人民-中国讯息网

我们是第一世界国家,却有着第三世界国家般的人民

作者:杨浚鑫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0-06 12:24:56

向来敢于发言的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上周在新加坡开埠200年研讨会上,为我国第四代领导班子列出一份相当“厚重”的清单。

清单共有八项重点,即保卫国土安全、维护种族宗教和谐、改善贫富悬殊、打造包容社会、维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加强与亚细安经贸关系、推动环保,以及包容异己。

尽管这份清单在坊间所激起的讨论,不及许通美当天另一句慧语“我们是第一世界国家,却有着第三世界国家般的人民”,但单是罗列清单的这个举动就值得玩味。它实际上是一种公民影响政治议程的行为。

这里所提的“政治议程”是中性词。它指的是在国家内受到优先重视的项目或课题。这些项目或课题可以是稍纵即逝或旷日持久的,全取决于利益相关者所给予的关注程度。

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围绕由谁来制定政治议程,向来存在角力,因为能够制定议程者,便可主导舆论与政策走向。即使执政党握有大部分的政治权力,但倘若日常新闻头条和辩论中,充斥的是反对派势力所提出的课题,那执政党仍将处于不利位置。

在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强人作风下,政治议程往往是由核心领导团队来决定和操控的。但我国政府历经几代领导人的更替,执政作风也逐步从威权式过渡到协商式,扩大了公民在议程制定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今,不仅是许通美这类德高望重者的诉求得到倾听,公民的普遍期许和志向,也转变为特定的政治要求,决定哪些课题被赋予更多政治色彩,成为选票关键。

任何政党若是能把握好政治议程,展现他们对热点课题向来予以重视、妥善解决,并取得切实的政策成效,那无疑会让他们在选举中占据优势,因为公众会认为该政党认真看待并有能力缓解他们的担忧。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民行动党的优势显然是在解决民生课题。李显龙总理上周结束美国之行、接受随行记者访问时,就逐一阐述了执政党近年来在住房、交通和医疗课题上所做的努力。他也强调,政府须有效地应对这些民生课题,让国人看得到前进的道路。

但在民生课题之外,政治议程也能涵盖公民对社会风气的期许,如新加坡能否成为环保意识更强的国家,或一个能够接受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者群体(简称LGBT)的社会。

这意味着,新一代领导班子日后要把握好政治议程,除了要解决柴米油盐的问题,也须正视公民意识的抬头。

随着下届大选的脚步越来越近、李总理也确认将在选后不久交棒,制定我国未来政治议程的任务更是刻不容缓。尽管第四代领导班子提出要打造“以行动彰显民主的社会”(democracy of deeds),让每个国民都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无须“列明清单”,为大家标记出前进的方向。

无论第四代领导班子是否已对此心里有数,他们都必须在执政党的竞选纲领或其他平台,清楚列明自身的政治议程,并赢得选民的支持。否则,他们将冒着政治议程由其他人操纵的风险。我国不能空有口号式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却缺乏一股稳定的政治力量从旁主导议程。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我们是第一世界国家,却有着第三世界国家般的人民”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