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老与育儿-中国讯息网

护老与育儿

作者:彭彩彬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10-06 12:09:12

家人的关爱很难外包或假手于人。照顾长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抚慰,协助他们正面思考,同样不是外人能轻易取代的。

最近两支广告引起轩然大波,公积金局一支年长者在巴士上“啧啧”嫌弃无礼青年广告,以及职总英康保险刻画夹心一代穷于应付父亲诸多要求的广告,被指丑化年长者,骂声一片。

仔细一看,原来两支广告皆要提醒人们为退休做好财务规划。广告手法确是有待商榷,但老龄化社会及其连带问题却不容忽视。

妇女行动及研究协会不久前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特别关注一群须兼顾工作与照顾年迈父母的单身女性。因看护所需,好些不得不改变工作性质,甚至是离职。她们都担心,轮到自己年老时,积蓄所剩无几,到时又能靠谁来照顾?

转身一瞧,发现身边不乏这类例子。有位朋友双亲失智,担子全落在她这位单身女儿的身上。尽管雇了女佣帮忙,但还是不得不放弃原本全职的工作,改为部分时间。开销增加,收入减少,加上朋友本身也年过50,体力不如从前,还要面对自己步入更年期的挑战,很不简单。

其实,护老与育儿,同样劳心劳力。

我国去年的生育率跌至1.14,数轮结婚生子配套从婴儿花红、有薪育儿假、陪产假,到最近宣布调高额外托儿津贴的家庭月入顶限,年轻夫妇养儿育女的道路上有更多扶持。

照顾需要长期护理的长者一样是持久战。因认知和身体功能退化,一些长者的需求和小孩很像,换尿片、喂食、洗澡,安抚情绪等。

请女佣照顾是最直接的方法。女佣能协助长者应付日常功能性活动,但心灵上的护理,女佣未必称职。就像照顾小孩一样,女佣可以煮饭给孩子吃、带他们上下学,但教育孩子、灌输价值观等方面,还是得靠父母自己来。

家人的关爱很难外包或假手于人。照顾长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抚慰,协助他们正面思考,同样不是外人能轻易取代的。有看护者称,因女佣无法应付失智症母亲的情绪,而在七年内换了六名女佣。更别说是带老人家看病,与医生或护理人员沟通、跟进病况,都难交由女佣。

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尽管自己拥有学历,但为了照顾幼儿或开始上学的孩子,毅然放弃工作,不惜在家相夫教子。随着人口老化,家庭结构越来越小,须承担护老责任,甚至在家当全职看护的人可能也会越来越多。然而年轻妈妈在孩子长大后,要重返职场不太难;全职看护者却往往因有了一定的年纪,日后要重返职场,肯定面对阻力。

因此在爱护建国和立国一代的同时,社会是否也应肯定照顾他们的看护者?在职场上是否能助他们一把,或让已经脱离劳动队伍的,仍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以确保他们老来不至于积蓄殆尽,同时让长者能安心就地养老。

妇女行动及研究协会就建议,给予相关员工和育儿假一样的六天有薪长者看护假,以及灵活工作安排,相信这是不少看护者所需。人力部指出,目前有两成的公司给予家庭事假,和10年前相比虽已大大提高,但应普及化。企业可能担心商业成本,政府或可效法育儿假,伸出援手承担一部分,公司也可设定条件,如出示医生证明等,以防止滥用。

看护者也担心看护成本的问题。如果没有津贴,无论是居家护理或日间护理中心的费用都不低。根据连氏基金去年的一项调查,在家照顾严重残疾长者的费用,一个月可高达3100元;提供载送服务的日间护理服务则近2500元。

政府这个月起以新的居家看护津贴取代女佣津贴,申请者每个月可获200元,抵消各种看护费用,不限于女佣费。扩大津贴用途,让更多人受惠,确是很好的举措。不过据估算,单是纸尿片、营养品等长者消费品,一个月的费用就已超过300元。况且,要符合津贴资格,家庭人均收入顶限为2800元,对一部分中等入息家庭来说,也许触不可及。

约10年后,我国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年长者,政府虽不断增加长期护理的开支预算,但要如何打造一个更强的社会安全网,全方位照顾年长一代国人的需求,还须继续探讨。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护老与育儿”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