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在欲改变体制里许多固有思维和行为的过程,须要胆大心细的智慧和同理心,尽量照顾到许多会影响人们感受和反应的细节。提醒自己别成为另一种意识或主义的极端分子,严重扰乱了别人的世界和安危。
上周二在诺维娜地铁站通往陈笃生医院的出口,电动扶梯正在维修,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电动扶梯是在拐角处,许多人是拐了个弯后才看到电动扶梯在维修,只能拾级而上,包括老人家。电梯则是在另一个看不到的拐角处。
一名持着拐杖要去医院的70来岁妇女,好不容易上了梯级,气喘喘地用英语直呼“我的天!”
我小心地拉她几把上到平面,并提醒维修人员应在地铁站地下通道弄几个电动扶梯维修中的通告。维修人员说,做了啊,还放在三个地方。
我回到原点果然地下通道里有三个地方放有通告,但一来字体很小,就一张白纸和几行字交代,二来只有英文。如果好些人都错过了这通告,何况是对英文视而不见的老人家。为何不是用更简单易懂的插图引导人们走向电梯?
16岁瑞典少女通贝里(Greta Thunberg)可以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致辞时,大声喊出“How dare you!”——“你竟敢这样子!”来痛斥全球领导人对病了的地球和气候暖化危机视而不见,“偷走了我的童年和梦想“、出卖了她这一代人。对许多行动不便和有语文障碍的老人,生活上的各种障碍则经常是无语也无奈的。
新加坡正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无障碍建筑,从政府机构到私人企业也许都有这方面的建设准则,然而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只照章行事地贴几行字或做几个步骤就算“做到了”,是无法有效传达和照顾到每个环节的。
新加坡已是个老龄化社会,许多行政和企业运作,更须要调整许多标准程序,确保许多涉及大众的环节都是亲老龄和无行动与语言障碍的。通往医院或公共建筑的设施除了要无障碍装置,重要通告也应照顾到语言障碍者的需要。我们的社会不能至今仍不愿承认或无视语言障碍也是一种障碍。
老人常说,做事别做一半,新加坡要打造的绿色和无障碍环境,是须要把好的意识细致地贯彻到底,以免行为准则和标准程序都有了,却还样样事务和服务都不到位。
环保行动也一样,全球年轻人都关注气候暖化的问题,这是他们未来要承接的地球和各种生态,然而如果有关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不到位,学校的环保教育又和家里或公司的日常习作没有配对上,减少垃圾和气体排放的努力势必事倍功半和进度缓慢。
崇尚美食的新加坡,岛上的一大垃圾来源是饮食设施和家里的厨余,一些餐馆、食阁和小贩中心已开始更好地处理厨余,无数私人住宅和组屋住户也须更有意识的妥善丢弃,尤其是避免把可以回收的垃圾和厨余都混在一起丢弃,难为了天天在垃圾回收中心顶着厨余与污渍臭味帮我们区分和处理垃圾的员工们。我们的民众教育要加强,政府在建造组屋新镇时和发展未来的新区时,是否也应把这方面的环保元素纳入规划与设计中,引导企业和住户的日常习作更节能、减垃圾和善厨余。
瑞典少女通贝里最近号召全球青少年罢课来正视气候暖化,引起很大回响,许多国家的青少年都热烈响应,集体走上街头向全球领袖发出最大的抗议声音。然而网络时代能迅速结集的力量,不能只停留在抗争形式,这些炽热的力量须要能在自己的社会和家庭里,化为细水长流的公民意识和文化,改变地球人对待地球资源与发展的固有恶习。
通贝里为证明她说到做到,特意乘坐一艘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环保游艇,用15天时间从家乡越过大西洋到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原因:航空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高居所有交通业总排放量的12%。据西方媒体报道,欧洲国家已有一些市民开始舍弃飞机改乘火车等交通工具做境内或跨境远行,航空界和能源界因此也在探讨利用水藻类等物质来生产较环保的生物燃料。这是民众力量驱使企业行动。
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在欲改变体制里许多固有思维和行为的过程,不只须要勇气和政治毅力,更须要胆大心细的智慧和同理心,尽量照顾到许多会影响人们感受和反应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再炽热的心和巨大勇气,还是要提醒自己别成为另一种意识或主义的极端分子,更糟的是用极端手法来达到一己的期望和诉求,严重扰乱了别人的世界和安危。
任何抗争或群体行动都不应是一种人云亦云的盲目打卡签到,或是基于同辈压力随波逐流。对于要抗争或追求的议题和行动目的,应有准确认识和不时的自我省思,包括有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反响或负面后果。一名曾在2014年3月支持台湾年轻人号召的反服贸(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抗争运动的量子物理科学大学教授,在一本记录当时行动的《那时我在》书籍里撰文:在立法院旁边空地上跟物理系学生讨论要不要罢课支持占据立法院的青年,重要的不是罢课,而是怎么用实践的方法学习民主是怎么一回事。“这不只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也有他们说不要的自由,这整个说服和妥协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我也引导他们讨论,该如何补偿不赞同罢课同学的权益。”
根据该书记载,占据立法院的青年后来达致协议退场时,还和支持他们的人一起修复遭破坏的立法院设备和粉刷墙壁才离开。
为民主或公正抗争的人需要敢作敢当,这个“当”是负起社会责任的当,而不是成为霸道的极端者,漠视一切行为后果又霸占别人言行与不同立场的自由。近期香港青年的反《逃犯条例》行动已进入失控状态,不负责任的暴力与歇斯底里情绪只会拖垮自己和整个香港社会,却又达不到要求改变的目的。抗争本来就需要谈判与对话,极端行为不可能有结果,更糟是整个社会陷入恶性循环。
提倡非暴力抗争与政改形式的印度圣雄甘地说:“真正的非暴力,威力超过最强大的暴力”。10月2日是甘地的150周年诞辰,也是联合国定的国际非暴力日,环保、民主、平等与其他现今世界价值观,还是须要毅力,勇气和细致的善治与良策实现,不是暴力与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