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得住外来干预吗?-中国讯息网

我们经得住外来干预吗?

作者:林心惠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9-29 08:56:18

科技衍生的问题一波接着一波,继假新闻之后,如何有效抵御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内政与舆论,近来成为备受关注的安全议题。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日前指出,新加坡须立法应对外国势力干预内政的问题,让政府有法律依据迅速展开调查,及时作出反击。

外部势力干预内政,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自古以来,各文明的王朝兴亡更迭,向来都是兵不厌诈,从不乏利用间谍、收买敌方官员成为眼线喉舌、刻意释放谣言离间等计谋。不同的是,敌方如今不仅借助科技将手伸得更长,花样更多也不易察觉。在美国指责俄罗斯使手段,左右2016年总统选举选情后,社交媒体时代的外国势力干预问题才得到多个国家的重视。

在新加坡,1980年代美国驻新大使馆官员汉克·德里克森鼓动多名本地律师加入反对党,参加大选对战执政党,被发现后遭驱逐出境。2017年,政府指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特聘讲座教授黄靖受外国情报机构控制,利用职务之便接近本地具影响力的名人,通过提供情报,企图影响新加坡外交政策。他和妻子两人迅速被取消永久居留权并驱逐出境,再也不得入境新加坡。

黄靖事件当时在社会引起议论,但由于政府出于各种考量,没有公布幕后主使身份等信息,公众所知详情甚少,重视程度和讨论范围不大。干预手段大多本就间接隐晦,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中,民众不知敌人是谁、做了什么、造成了哪些影响,所知极为有限;且信息出自单一来源,难以完全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性,也就不容易产生如官方那般迫切的危机意识。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我国来届大选很有可能是一场信息战,对蓄意中伤候选人的假信息和外部干预的执法力道,将是影响选情的关键要素之一。过去几个月,多名部长先后谈及外国势力干预内政的课题,明显是为了提高这个安全威胁的关注度,为接下来国会提出相关法案做铺垫。

要有效应对假信息和外国干预,法令必须赋予政府很大的权限,这包括迅速撤贴删文和调查的能力、较广的涵盖范围,以及能起到阻遏作用的刑法等元素。尚穆根在研讨会上谈及调查资金流动,以及限制外国人领导一些与本地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组织,似乎暗示了此次立法将涵盖的层面。

吊诡的是,对付这些安全威胁的权限,容易被解读为揽权专制,引发缺乏监管制衡的疑虑;限制靠近权力中心的组织的领导人选,也会被部分人看作是任人唯才原则的一次妥协。即使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良好意图提出法案,在官方与民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官方又不能太透明的情况下,必然招致批评和不信任感。过去一年多里,国会先是通过《刑事法(临时条款)修正法案》,后来也批准了《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两个法案都在国会掀起激烈辩论,工人党议员集体投反对票,部分官委议员弃权,接下来的《防止外来干预法案》也很可能引起不小的争议。

澳大利亚最近爆出政治风波,联邦众议院首个华裔议员廖婵娥被指加入与中共统战部有关系的组织,引发了中方势力渗透当地政治的担忧。尽管澳洲总理莫里森已出面维护廖婵娥,有分析指事件影响了社会对华裔群体的观感,也可能使华裔公民未来从政遭遇更多障碍。种族与宗教是外部势力容易下手的目标,自然是各国必须重点提防的环节,但种族宗教身份和国家效忠之间,绝不能形成一种必然的联系,否则“某个种族就有嫌疑”的原罪心态,将比真正的外来干预行为,更能催化社会分裂。这是新加坡在立法和处理外来干预案件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我们经得住外来干预吗?”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