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调价太高:高校不该“薅羊毛”-中国讯息网

共享空调价太高:高校不该“薅羊毛”

作者:严奇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9-22 23:34:36

       近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微博上吐槽,说自己所在的学校宿舍里虽然新装了空调,但想要清凉一下,费用要每小时5元,学生直呼用不起。 

  该学院学工处处长石艳芳说:“学校正常的收费里面,学费、住宿费这些是不含空调费的。学生想要使用的话,以自愿的原则进行消费。”看似明码标价、公平交易,可实际上却存在明显的压榨行为。院校是培养学生的圣地,不是压榨学生的工厂,共享空调5元一小时不是一种良善的教育行为。 

  南宁近段时间多以高温天气为主,入夏后,不开空调,恐怕学生们也难以忍受。若按一天8小时的空调时间计算,每小时5元,一天即是40元,一个月便是1200元,足以购买一台低功耗的空调。何况,南宁需要空调的夏日不止一两个月,入冬后可能还需要制暖功能。学校推出的共享空调,依旧是“羊毛出自羊身上”。 

  当然,有人会说,每小时5元可能包含了电费。若是按南宁当地电费,0.53元一度电,一台5匹空调,每天8小时耗电约30度电,一天电费15.9元。扣除电费,所谓共享空调每月仍能赚723元。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共享空调走的仍旧是宿舍电表。换而言之,电费是电费,空调费是空调费,两者恐怕互不干涉,推出共享空调怎么看“暴利买卖”。 

  高校宿舍多为4人一间,一天40元,平摊下来10元一人,看似不贵。可实际上,日积月累,费用依然不小。所谓“共享空调”恐怕是打着“共享”的名义,将“高收费”模糊化,用于忽悠部分不善于理财的大学生。若是用同样的“压榨思维”,站在恶意的角度考量,在已经有共享空调的情况下,如果学生希望自费购置空调,想必学院也未必支持。 

  诚然,高校不是公益机构,面对学生的生活支出,没有义务给予全方位的生活保障,适度盈利也是可以的。但是,高校的首要办学宗旨应是“教书育人”,不是“趋名逐利”,为学生创造相对安逸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大部分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不具备赚钱的能力。即便是赚钱了,每月上千的空调支出,仍不容小窥。没赚钱,便花钱如流水,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在如此氛围之下,又有多少学生舍得开空调安心学习?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又是否考虑过学生们的现实处境?长此以往,学生对学校还会有多少好印象? 

  高校推出“共享空调”并非坏事,只不过再定价方面还是得需要,和学生多一点沟通交流,在定价方面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若是学校有难处,学生往往也会认可。无论如何,都不要把学生当海绵,拼命挤出学生身上的水。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共享空调价太高:高校不该“薅羊毛””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