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幅员过于辽阔、难灭的泥炭火,以及不足的消防装备,加剧印尼当局面对的灭火挑战?还是人们对棕榈油和其他种植物制品的需求有增无减,促使更多牟利企业和农民周而复始进行非法烧芭作业?
2013年6月某一天,印度尼西亚林火导致我国面对严重的烟霾之害,三小时的空气污染指数(PSI)首次突破400点,达到危险水平。
记得当时我正前往滨海湾花园出席一个应酬晚宴,一路从最靠近的地铁站走去目的地时,不到200公尺以外的滨海湾金沙一片朦胧,空气还弥漫难闻的烧焦味,但我并没有任何不适,只感觉眼前的灰蒙蒙很罕见,也可惜城市风景线变得黯淡无光。
或许是年纪越来越大,呼吸系统更敏感、身体抵抗力也减弱了。最近本地又见烟霾,不要说在户外活动,就算是在躲在屋内,也很快就感觉眼睛干涩发痒、喉咙干燥,还时而流鼻涕。实在羡慕目前不在国内的人,只能告诉自己多喝水,希望能多少起到润肺除燥的作用。
2015年,印尼发生近20年来最严重的林火灾害。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大面积树林和泥炭地狂烧,导致霾害危机持续好几个月,新马两国也受害其中。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当年印尼每天排放的温室气体,多过美国同个时期一切经济活动排放废气的总和。
印尼的烧芭、林火和烟霾问题年复一年重演,蒙受最大健康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其实是当地国民。2015年之后,印尼政府决定多管齐下控制烧芭活动,隔年8月亚细安各成员国还在《亚细安跨境烟霾污染协定》会议中,采纳了跨国界无烟霾路线图,要在2020年之前在本区域实现“无烟霾”目标。
印尼南苏门答腊省时任省长亚力克斯·诺尔丁在2017年还公开保证,该省在当年不会出现林火,甚至强调隔年和后年都不会有烟霾。2015年之后几年的烟霾问题,也确实获得很大程度的舒缓。
但好景不常,格外干燥的气候和厄尔尼诺现象,加上未能杜绝的猖獗烧芭活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浓烟今年再起,并在风向转变下迅速飘到我国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的24小时空气污染指数在本月14日突破100点,进入不健康水平,南部地区18日晚上还一度飙升到145点,这是近三年来最糟糕的情况。
马国的情况比新加坡更严重,有好几天空气污染指数达不健康水平,学校被令停课,机场航班起降也受影响。印方还一度否认烟霾来自印尼,指东南亚多国包括马国都有火点,结果引发马国和印尼部长的隔空口水战。
烟霾重现,社交网络平台上最近对区域国家的华文译名有了新诠释。网民揶揄印度尼西亚是“烟毒死你呀”、马来西亚成了“马来吸啊”,而新加坡变“吸个饱啦”,文莱则很“无奈”。这不是创意满分之作,但也实在道出了日趋恶化的空气,让一般百姓为之气结却也“束手无策”。
邻国为何未能完全“击退”烟霾?是幅员过于辽阔、难灭的泥炭火,以及不足的消防装备,加剧印尼当局面对的灭火挑战?还是人们对棕榈油和其他种植物制品的需求有增无减,促使更多牟利企业和农民周而复始进行非法烧芭作业,而当地官员则因各种原因执法不力?
刚赢得第二个任期的总统佐科,并不是没有慎重思考过要如何解决难题。他也多次表现出控制林火的决心,除了增派人手灭火和投放更多水弹和布云造雨,他还警告将开除灭火不力的官员,并宣布永久停止发放许可证给棕榈园业者,不许开垦原始森林和泥炭地用于农业种植和伐取木材。
印尼最近也宣布了迁都到东加里曼丹的宏图计划,届时政府权力中心转移到该处,是否也能如外界所愿,迫使该省官员加强执法力度,圆满解决影响新马两地数十年的跨境烟霾问题?目前没有人有答案。
在完成迁都前,印尼更早迎来的是无烟霾路线图的期限。我只知道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任谁都难以在2020年落实“亚细安无烟霾”的愿景。
下个月,各亚细安成员国将在柬埔寨会面,评估《亚细安跨境烟霾污染协定》的进展情况,希望各方能付诸更具体和有效的行动,有朝一日能成功让各国人民免受烟霾之害,还每个人全年无烟的清新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