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形势比人强,9月11日中美贸易战演绎的互释善意证明了这点。9月11日中国政府宣布,自今年9月17日起,将在一年的时间里暂停对美国16种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迅速回应,将原定在10月1日加征中国商品关税税率调高5%的日期,推迟两周至10月15日。
这次中国第一次主动退一步,与其说对美国释放善意,不如说是为了改善民生。猪肉问题一时间成为中国的一件大事,它给中国民生带来的影响远超中美贸易战,它事关14亿中国人民的民生。民生乃立国之本,没有什么事比民生更大,猪肉问题成为中国当下急迫的民生问题。
9月10日中国官方数据显示,8月份猪肉价格同比飙升了46.7%,是八年来最大的同比升幅。随着中秋到来、十一假期的临近,为压制猪肉价的飙升势头,各地采取限购措施。《新京报》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南宁、海口、江西、广东、江苏、四川等近10个省(市、县)出台了猪肉限价限购的相关政策。
中国个别地区发放猪肉票,南宁市自9月1日起发肉票。南宁位子渌综合市场管理部主管杨灿表示,辖区相关部门分别在9月1日和9月2日,给前来购买猪肉的市民逐一发放了肉票,两天共发放了1500多张。此举措已停止。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猪肉供应量减少,供应量减少的背后是猪瘟疫的传染。2018年8月3日中国农业农村部首次承认,中国有四个省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新华社表示,从引起中国本次非洲猪瘟疫情的毒株看,部分基因序列与格鲁吉亚2007株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2017株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
由此推断中国从这些地区进口生猪与和猪肉带进了非洲猪瘟疫。中美贸易战使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在2018年减少了一半以上。
2019年1月中国农业农村部表示,非洲猪瘟疫对市场影响有限。人算不如天算。非洲猪瘟疫的破坏力超过了官员的估计。截至2019年7月3日,中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大规模扑杀生猪以及农户养猪望而却步,导致猪肉短缺。
“布瑞克 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认为,以2018年猪肉产量5500万吨左右为基准,2019年中国猪肉减产量将在1100万吨至1375万吨之间。中国冻猪肉储备量在100至150万吨,供应的缺口达1000万吨。
在此背景下,不难理解中国政府对美国释放善意,意在解决民生问题。9月12日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企业开始购买美国大豆和猪肉的询价。路透社报道,中国进口商在9月12日购买了至少60万吨美国大豆,这是中国自今年6月以来最大规模的购买。进口大豆是解决猪肉问题的有效举措。
特朗普对中国的善举顺水推舟,一方面也表达了善意,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形势也需要停止加征关税。9月10日美国广播公司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0%的美国人表示,明年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特朗普的支持率出现下降,特朗普在投票年龄段美国人中的支持率为38%,比7月份下降了6个百分点,略低于他的职业平均水平。约56%的人表示不赞成特朗普的执政表现。
特朗普对此回应说,美国广播公司的民调是“最糟糕、最不准确的民调。”强词夺理的特朗普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如果对经济前景有充分信心,为什么要敦促美联储实施负利率政策?9月11日特朗普呼吁美联储的“笨蛋们”将利率降至负值,“美联储应该让我们的利率降到零,或者更低,然后我们应该开始为我们的债务再融资。利息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同时大幅延长期限。”
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可能导致全球主要的央行进入新一轮降息期。9月12日欧洲央行理事会决定,把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降至负0.5%,为有史以来最低水平。9月12日路透社报道,日本央行正在研究以最低成本进一步下调负利率的方法。央行降息的背后是全球对中贸易战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
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博什蒂安契奇说,“我们也会受经济放缓的影响。”美银美林以工业生产指数较弱及汽车销售下降等因素为依据,认为美国在来年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三分之一。美银美林美国经济部门负责人米歇尔·梅耶表示,“经济数据疲软,并且在日益给出衰退信号,尤其是来自工业方面”,而“贸易是其中很大一部分。”
这次中美互释善意对正在酝酿的中美贸易谈判影响不大。9月12日特朗普表示,他会考虑与中国达成一项临时贸易协议,但他更倾向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他说:“我看到很多分析人士说,我们将达成一项临时协议,也就是说,我们将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要么有协议,要么没有。”同日,姆努钦表示,特朗普总统只会接受一个好的协议,并愿意在必要时提高关税。
美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9月8日表示,美国不会从此前中国背弃的贸易协议的要求上退缩,并再次列举了所谓中国的“七宗罪”。中国央媒对此三度点名批驳纳瓦罗。
9月6日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说,不能保证10月的美中贸易会谈能够取得进展。“美方团队已经与中国谈判了18个月,似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取得了进展,只看到了关税,消费者和工商界怎么能够相信10月的会谈能有所不同呢?”他还引用当年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抗历史说,美中之间的问题不是一时之争。这就表明:中美贸易谈判似乎有不能攻破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