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守好月饼过期的“临界点”-中国讯息网

把守好月饼过期的“临界点”

作者:李红军 阅读量:8032282 发布时间:2019-09-15 15:32:28

      眼下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已经过去,月饼这一传统食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尽管月饼也是一种大众食品,但是人们似乎平时还没有养成吃月饼的习惯,月饼中秋节后失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把守好月饼过期的“临界点”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月饼是一种有保质期的食品,通常情况下保质期为20至90天。有些月饼生产厂家为了赶“节点”常常要提前一两个月进行生产,以期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如此算来,中秋节过后不久这些生产的月饼将到了快过期的“临界点”,如何处置这些即将到期的月饼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可小觑。如何处置“临界点月饼”?一方面,商家要及时降价以求,把一些即将到保质期的月饼进行降价处理,不能让这些月饼越来越迫近“保质期”;另一方面,该下架的及时下架,该销毁的销毁。不能让这种过期食品继续招摇过市,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可以说,是否及时回收“临界点月饼”,也是对商家“业界良心”和责任担当的一次考验。 

  大家一定还记得几十年前南京冠生园事件吧?由于南京冠生园利用往年的陈馅做月饼,结果被媒体曝光,一时间声名狼藉,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直至多少年后这一“负面影响”仍未消除。月饼质量关乎百姓健康,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与懈怠。作为药食监管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及时介入月饼市场的监督与检查,对一些即将过期的“临界月饼”督促有关商家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过期食品危害公共安全。 

  诚然,处理“临界月饼”商家要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在关涉公众健康这个问题上,月饼生产企业应该考虑更多的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患得患失。要知道,企业的信誉远比那点经济利益重要得多,销售过期食品,一来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食品质量监督部门的处罚,得不偿失;二来这是一种自断后路的无谓之举。生产企业不尊重消费者,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就会对你这个企业的信誉产生质疑和诟病,进而对你的产品敬而远之。如此,无疑会使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受影响。 

  中秋节已过,月饼过期问题不可小觑。把守好月饼过期的“临界点”不但考验着生产企业的法制意识和业界良心,同时也考验着食品监督部门的民生情怀。希望生产厂家守好道德与法律的边界,从长计议,少些私利,及早将一些即将到期的月饼进行回收和销毁,唯如此,月饼生产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把守好月饼过期的“临界点”,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把守好月饼过期的“临界点””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