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运动会有家的感觉,谢谢“志愿红”-中国讯息网

民族运动会有家的感觉,谢谢“志愿红”

作者:张全林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9-14 13:28:02

     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让民族团结奋进之花在场上绽放。踏上这片承载着厚重文化的中原大地,各个代表团感触颇深,或惊喜,或感动。四川代表团的联络员泽晓鸿说,来到郑州之后感觉很温馨,有一种家的温暖,有一位运动员在郑州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工作人员们还贴心的为他准备了蛋糕,成为记忆里难忘的一次感动。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志愿者有7000余名大学生,还有4万余名城市志愿者。他们身着“志愿红”,在郑州的各个比赛场馆、重要活动场地,为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顺利举行做服务。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已成为郑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部件,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等特征,体现了社会成员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和成色。北京奥运会上的“青花蓝”、上海世博会上的“小白菜”、广州亚运会的“橙蓝绿”、南京青奥会上的“小青菜”,还有福州青运会上的“小青果”,不仅让人暖心,也是一张地域名片,更是一道靓丽风景。 

  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要办出较高的满意度,也离不开志愿者的辛苦劳碌。为了保障赛会的顺利举行,郑州市从22所高校招募赛会志愿者7000余名、向社会各界招募城市志愿者4万余名,多次开展相关培训和现场演练,动员各类志愿服务增量扩面。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向社会发布倡议,希望每一位市民理解赛事期间所采取的各项保通措施,不信谣、不传谣,做守法文明公民。 

  功成之奥秘在于细作。不知不觉中,行走在郑州的大街上,发现热心人多了。志愿者冒着炎热,守在街头,维护交通秩序、引导文明摆放非机动车、劝阻不适当行为,从细微之处入手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帮助行人排忧解难。他们的辛苦付出,看上去不足挂齿,却是民族运动会办出中华范儿的保障力量。 

  有了众多志愿者的身影,与会的各族兄弟姐妹和前来观摩的各界群众,才能直观感受到啥是中国的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什么样子。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民族运动会有家的感觉,谢谢“志愿红””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