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发布公告针对《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开征求意见,草案修改稿中提到,地铁可以设立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优先车厢可以仅供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有需要的人士乘坐,对于乘坐优先车厢的其他乘客,地铁工作人员应当劝离。此规定在公告发布后便引发热议。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此规定最后是否写进条例,还需看公众反馈。(9月10日《北京青年报》)
深圳拟推优先车厢,高峰时段限乘, 地铁优先车厢适用人群为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有需要的人士。对此引来吐槽和质疑声。认为,“优先车厢”侵犯了其他乘客利益。云云。
笔者以为,地铁设“优先车厢”可以有,彰显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显然,“优先车厢”的设计是一种美德的弘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是一种社会福利。因此,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深圳的“优先车厢”,就是非常好的体现,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深圳市民还是很有风范的,一般,“优先车厢”是特殊定制出来的,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
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关爱弱势群体,是社会的美德。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已经成为通行做法。“优先车厢”是“老弱病残孕专座”的升级版。是一种特殊关爱,是一种温暖人心的行为,体现细节关爱。不过“优先车厢”仅供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这个一大缺憾没有提及老人,这个“等”,不知道是不是包含了老人优先。而恰恰需要关心的是“老人优先”的命题。尽最大可能地为老、弱、病、残、孕旅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对此,有人会反对说,我买的是同一张车票,为什么同票不能同坐,而是让这群人有限?的确,按理说,买同一张票,乘同一辆车,大家拥有同样的入座权利。但老幼病残孕属于需要照顾的特殊乘客,为他们设置专座,保证这部分人的优先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优良风尚,特别的关爱给特殊的群体,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会允许越来越多元价值的存在。越来越文明的国家,会关注更多细节的东西。“优先车厢”是“老弱病残孕专座”的升级版,彰显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值得肯定,并需要在全社会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