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改一元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中国讯息网

“一分钱改一元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作者:叶金福 阅读量:15181680 发布时间:2019-09-09 13:38:00

      近日,一张截图在朋友圈流传,那首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有人感叹,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分钱”成了“一元钱”;也有人质疑,这样改编经典,难道不是恶搞吗?(9月8日《扬子晚报》)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的手里边……”相信,很多人对这首《一分钱》儿歌都耳熟能详。可以说,这首人人耳熟能详的儿歌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崇尚拾金不昧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 

  如今,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物价的飞涨,现实生活中“一分钱”已经难觅踪影,但这首儿歌中的“一分钱”并非是粗浅意义上的“一分钱”,而是深层次意义上的“一分钱”。因此,笔者以为,把儿歌中的“一分钱”改为“一元钱”,不仅仅是一种粗浅的认识,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对于熟悉的儿歌《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不少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与时俱进没什么不好,现在“一毛钱”都难见到了,还怎么让孩子去理解“一分钱”呢?也有的网友表示,这首歌曲传扬的是拾金不昧的品德,经典永流传,不需要改编。也有人调侃,以后是不是需要改成“捡到一张二维码”?虽然各说各有理,调侃归调侃,但无论如何,这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一种经典文化,擅自去改动它,就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不尊重。 

  正如《一分钱》作者潘振声的女儿马莉所说,“爸爸这首歌写的是孩子天真无邪,捡到钱要交给警察叔叔,跟物价没有什么关系。尽管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经典就是经典,我们今天唱来仍然可以体会当时创作者的心血。改成这样,唱起来不觉得拗口吗?”可见,把一首经典儿歌进行“改词”,不但会使其缺乏原创性,而且也是不尊重经典文化的一种表现。 

  因此,笔者以为,此次“一分钱改一元钱”虽不是出现在学校的教材里,只是出现在一所小学一年级新生学的儿歌里,但毕竟这是一首经典儿歌,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岂能“说改就改”呢?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一分钱改一元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