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一分钱”为“一元钱”折射儿歌创新乏力-中国讯息网

改“一分钱”为“一元钱”折射儿歌创新乏力

作者:刘天放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9-09 13:36:19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张截图在朋友圈流传,那首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在南京一家学校的课本里被改成了《一元钱》,有人感叹,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分钱”“与时俱进”成了“一块钱”,也有质疑,这样改编经典,难道不是恶搞吗? 

  众所周知,《一分钱》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潘振声的作品,经中国文物局鉴定,《一分钱》的手稿、曲谱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影响了几代人。而如今,普通人基本不使用一分硬币了,它主要是用作大型超市找零使用,但一角钱却在正常流通。虽然看着无关紧要,而且现在的一角钱,恐怕比过去一分钱的含金量还要少,可也算是财物。 

  于是有人认为,把过去的儿歌加以修改,就是与时俱进之举。毕竟,现在的孩子对“一分钱”根本没有任何概念,也接触不到,还不如把“古老的歌谣”中的“一分钱”改为“一元钱”,如此才能通俗易懂,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好习惯。无论拾到的钱有多少,不占位己有,而是交给警察叔叔,达到目的就行。 

  然而,擅自把流传了几十年的儿歌歌词改了,无论从习惯、怀情乃至版权角度看,都显得很不妥。包括儿童歌曲在内的所有歌曲,都有时代背景,深刻反映着那个时代且有时代烙印,这样的歌曲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发展轨迹。而之所以成为经典歌曲,正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仅符合当时的年代,也符合后来不断进步的时代,这也是经典歌曲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如果修改,首先必须得到原作者的同意,还要考虑众多其他因素。 

  可见,随意修改儿歌歌词,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随意修改,不仅是对原创作者的不敬,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不敬,因为那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即使要创新,也不能在原创的基础上随意修改,而是要重新创作出同样深受小朋友喜爱,能够站得住且唱得久的儿歌。试想,如果以“与时俱进”为由,把经典文学、歌曲等都拿来随意修改,那岂不成了笑话? 

  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经典儿歌中的某些词,无意中暴露出儿歌创新乏力。如果当前有同样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儿歌,那还用得着修改经典儿歌的歌词吗?可见,改“一分钱”为“一元钱”折射儿歌创新乏力。“老童谣”唱得开、受欢迎,可为啥新儿歌站不稳?这恐怕才是值得儿歌创作者们深思的。是不是创作儿歌不赚钱,还是其他原因?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改“一分钱”为“一元钱”折射儿歌创新乏力”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