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江油一社区女民警在开展辖区“实有人口”核查工作中,因连续多日平均每日主动呼叫拨打电话超100个,电信技术部门监测到这波频繁操作以后,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以及运营商防范通信网络诈骗筛查责任机制,以“涉嫌通信诈骗”为由,将其停机。
日前,这一事件一经披露,就成了全国网红“新闻”。虽然江油电信客服人员在获知这一“误会”后,主动上门核实情况,迅速为女民警恢复了通话,消除了这一误会。但这个“误会”还是让更多的人不可理解。江油电信部门真的就不能识别民警电话是在工作?实际上,民警这个特殊行业,正在进行着特殊工作,日均100个电话并不稀奇。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多生意打100个电话也很正常。
真正让人想不通的是,很多企业、广告公司,经常雇人下“任务”集中打电话,每人发一张电话单,这一天下来可不是100个电话的问题了,电信公司技术部门对这样真正带有欺骗性和扰民的电话,是否能检测到,是否给予停机?特别还有一种现象,如“95”打头的电话,一天不知道要打几个“100”次了,更有很多电话直接被标了“诈骗”“骚扰”等字样,少者标注几十次,多达几百次,为什么这样的电话电信公司技术部门就不能发现,就不能关机?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再说江油电信“误会”关停民警工作电话,权当是一次“误会”,是一个“个例”吧,但这个事件却明明告诉我们,治理真正的“骚扰”“诈骗”等电话,电信部门不是无力、没办法,而关键是看你是否尽责,是否确实为用户负责。因此可以说,民警这样的工作电话,也仅仅是特殊工作需要,仅仅是一段时间里,却被“误会”,对那些长期地、大量的“诈骗”“骚扰”电话,就更应该能及时检测到,并采取关停措施。
最后只是想说,电信部门理当利用自己的业务技术优势,正确使用自己的特殊“手段”,尽职尽责,真正在遏制那些真“诈骗”真“骚扰”的电话上有所作为,还广大电信用户以一片清静、一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