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女士投诉称,海淀区学院南路的农科院南门路口,信号灯被树枝挡住,导致行人过马路时看不清信号灯的颜色,存在一定的隐患。记者来到农科院南门路口。刚从农科院南门出来,就能看到这个被树枝盖住的信号灯。信号灯位于路口西侧,是一个悬挂式信号灯,高度在6米左右,指示东向西方向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灯柱在路口第一棵树后侧,与树的距离不超过1米。而信号灯就是被这棵树树枝给挡住了“信号”。(9月6日《新京报》)
交通信号灯我们日常生活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了交通信号灯,交通系统就会瘫痪,通行的车辆和行人就没有规则可守,发生极大的混乱与危害。交通信号可以使车辆有条不紊的行驶,减少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得全部交通参与者能够井井有条的行驶,避免了交通拥堵带来的时间浪费以及交通事故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交通信号灯用于道路平面交叉路口,通过对车辆、行人发出行进或停止的指令使各同时到达的人、车交通流,尽可能的减少相互干扰,从而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保障路口的畅通和安全。交通信号灯看不清,并非小事,而是事关道路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信号灯是安全的眼睛,交通信号灯被树枝遮挡,看不清信号灯,轻则影响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重则会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留下安全隐患,会带来交通安全事故。信号灯“心明眼亮”,一清二楚,不但有利于道路畅通,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减少交通出行时间,还会减少交通能源消耗。
交通信号灯看不清源于产权模糊责任朦胧。因为道路两旁的树归园林部门管辖,由他们修剪管理。而交通信号灯属于交警部门管辖,这样,究竟是树遮住灯,还是信号灯挡住了树,也在互相扯皮,而且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交通信号被树挡住灯看不清,究竟由谁来管,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如果交警部门不主动,园林部门不可能去管。
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如今城市公共实施管理的“产权”问题一直是稀里糊涂的责任模糊。所以交通信号灯看不清也就“责任朦胧”。“产权模糊责任朦胧”形成了管理眼光的“白内障”,看不清信号灯也就成为必然。比如,一个交通信号灯看上去,交警部门、道路养护部门、城市建设部门、城市道路行政管理部门等等,大家都在管,可一旦出了问题谁都不管,谁也不会承担责任。由于城市公共实施的管理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清,在责任模糊的产权下,始终处于“三不管”的模糊无序,责任始终处于无从“寄托”的状态,不断上演“公共草地悲剧”。
时刻看清清号灯灯,这是公共实施的基本要求。要让交通信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必须尽快明晰公共实施的所有产权的归属,并细化到具体的责任人。唯此管理才能跟上,监督才能到位。让有限的管理,从城市公共实施安全细节开始。对付“模糊”的最好办法,就是明晰公共实施安全管理的法定责任,让一个透明程序接受公众的监督,让一个无缝的法律来严格城市公共实施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