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平衡发展:以平衡发展形成强大发展合力-中国讯息网

论中国经济平衡发展:以平衡发展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作者:杨承训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9-05 14:16:45

 ■实现平衡发展,既要着眼长远建立协调机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发展中不平衡的突出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平衡发展重在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各领域、各方面的关系。事物总是在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中发展的,不平衡是常态,但如果某一方面单兵突进而其他方面严重滞后,发展就会出现畸形,难以持续。因此,在发展中需要增强协调能力,不断协调不平衡问题,形成各方面优势互补的合力,使发展趋向平衡。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协调发展,正是强调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

  实现平衡发展,既要着眼长远建立协调机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发展中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高速增长中积累的问题,我国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例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产业发展不平衡,落后产能较多,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亟须提高,新兴产业有待充分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平衡;等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这也能为实现充分发展铺平道路。

  还应看到,原有的不平衡克服了,进一步发展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又需要进行新的协调。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对平衡发展的认识。一是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不是分离的,不是停下来专门进行平衡,也不是先发展后平衡,而是在动态中实现二者互相促进。二是平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是靠削富济贫来平衡。当然,发达地区和城镇要支持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发展,但主要还是要靠后者自己充分发展。后者也不能原样照搬前者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在全国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三是平衡发展主要不是存量平衡,而是在协调中形成新的生产力,以新的增量促进平衡。新时代的充分发展,尤其需要平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从更深层次理解,平衡发展不是被动的,而是需要积极主动作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在发展中预见和防范不平衡的风险,注意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应当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系统,随时都可能出现风险,造成不平衡,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所以,必须以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主动研究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平衡因素,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展和平衡发展彼此联动、互促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优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发展,虽然现代化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如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经济虚拟化屡屡造成金融危机、实体工业比重急剧下降致使社会就业困难等。这些现象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深化,难以解决发展失衡问题。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论中国经济平衡发展:以平衡发展形成强大发展合力”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