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从5月27日开始,温州哈啰单车骑行单价从2元每30分钟调整为2元每20分钟,超出10分钟加收1元。(5月31日AI财经社)
4月以来,多家共享单车骑行价格有所上涨,就温州哈啰单车来说,调整后骑行一小时需要支付6元,是原来的1.5倍,而杭州哈啰单车从原来每30分钟1元上涨到每15分钟1元,骑行一小时需支付4元,是原来的两倍。
共享单车在经过了激烈的市场角逐后,ofo在艰难地运营,主角仍是摩拜、小蓝、哈啰。前期为了吸引用户,骑行价格低,并且有很多免费骑的优惠。如今,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单车也开始了涨价措施,增加生存的资本。
但问题是,价格提高了,服务有没有跟上?调整后共享单车的骑行费用在市场中已不占优势,有的单车一小时就要6元,而坐公交车可能只需要2元,而且如今正值夏季,很少有人在烈日下骑车。当坐公交车比骑单车便宜,又不需要在大热天出汗时,骑单车的用户势必会减少。
因此,用户多付的那些钱到底配不配得上产品的服务是获得用户信任的关键。企业竞争中,只有为了用户考虑,从用户角度出发才能赢得市场。多支付的钱最后还是应该回归到用户的体验当中,用于解决当前用户使用的困扰。比如共享单车指定停车位太少或离目的地较远,导致有些用户为了赶到目的地而不得不支付违停费用。不少单车零部件损坏,维修不及时导致区域内可正常使用的单车过少,共享单车报废率较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良好的用户体验能增强用户粘性,企业要花大气力在创新方面。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只有让用户觉得产品值这个价格,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毕竟,市场有了,关键是如何打动人心。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行业曾经的烧钱补贴大战已经结束,活下来的单车企业,为了生存,如今都普遍上调了价格,这是共享单车进入下半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美价廉”也许无法让企业生存下去,但企业在理性开拓公司前景的同时,也要具有民生意识,也就是服务意识。价格的不同,对应的产品和服务也应不同,不能只涨价格,用户体验和服务还是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