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舱门致延误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众之上-中国讯息网

堵舱门致延误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众之上

作者:刘颂寒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5-18 11:51:24

      5月15日凌晨,春秋航空从泰国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因一旅客未赶到登机口,其已登机的同行旅客意图阻止乘务长关闭舱门,导致飞机延迟起飞约半个小时。(5月16日 《南方都市报》) 

  因为女儿逛免税店导致耽误了登机时间,母亲为了让飞机能够等一等女儿,竟然做出了堵舱门的行为,导致了飞机里的一百名乘客不得不“陪等”了半小时。为了让迟到的女儿能够成功登机,这位母亲不惜以身试法。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当然,对于这类故意堵舱门的行为,还可以拉入黑名单和引入征信体系,对个人出行造成影响。 

  类似扒乘车门导致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案例,之前也曾发生过多次,这次案例绝非个例,却依旧可以引起人们的探讨和愤怒。因为一个人,用这种任性的行为来拉着更多人一同被浪费时间,这种行为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体现。完全不顾公共利益和其它乘客的感受,无视基本的法律法规,还丝毫没有感受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对于这类行为,有比较加大违规成本来进行纠偏。 

  对于这类堵舱门的行为,个人不仅仅会受到舆论的不满,导致自身形象受损。还会因为违规导致出行受限和经济受损失。所以,权衡各种利弊,堵舱门的行为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对于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就是宇宙中心的人来说,也应该好好长点心了。在公共区域内,一定要分清个人权利和义务,随便一个任性的行为,就有可能为自身留下不光彩的记录。 

  将个人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的行为,除了极大的损害了公众利益,耗费公共资源以外,还会形成极坏的不良示范性效果。有鉴于此,对于这类行为的提前预防以及相关追惩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都应该被提上日程。我们的确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我们可以让他们因为自身的行为而得不偿失。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出现。

责任编辑:www.chinaxunxi.com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堵舱门致延误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众之上”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