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8月28日向下议院议员发出公开信,宣布下院会期推迟到10月14日,这就使得原来准备在9月3日下院新会期对约翰逊发起全面攻击的反对党无计可施。
根据英国法律规定,英国议会新会期开始必须邀请英国女王讲话,英国女王可以决定中止或者延期开会。约翰逊已经请求英国女王恩准,英国女王已经批准了新的会议安排,这标志着就在英国脱离欧洲联盟的关键时刻,下院议员无法举行公开辩论。
一些新闻媒体认为,约翰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向布鲁塞尔施加压力,希望欧洲联盟意识到,英国国内不会在处理欧洲联盟问题上无休止地讨论。约翰逊在法国参加七大工业国(G7)领导人会议时已经明确表示,如果无协议脱欧,英国将不会支付欧盟有关费用。
但是,也有一些媒体认为,约翰逊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国内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希望利用这段时间与布鲁塞尔的官员进行双边会谈。如果布鲁塞尔的官员答应英国提出的条件,他就可以将已达成的协议交付英国议会表决。如果下院表决没有通过,责任不在英国保守党首相,而在反对党,无协议脱欧的所有责任都应该由反对党来承担。
如果布鲁塞尔官员拒绝与英国举行双边会谈达成协议,那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布鲁塞尔方面来承担,约翰逊不会在下院成为众矢之的,不会在工党以及其他反对党的攻击下狼狈不堪。
坦率地说,只有约翰逊这样的保守党政客才能想出如此奇绝的办法。约翰逊之所以请求英国女王延期召开下院会议,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向反对党施加压力,同时向布鲁塞尔官员发出明确的信号,如果议会停止有关争论,布鲁塞尔就应该与约翰逊举行双边会谈争取达成协议。如果无法达成协议,英国脱欧所造成的一切后果,都应该由布鲁塞尔来承担。
当然,布鲁塞尔要想达成协议,就必须充分尊重约翰逊的建议。如果英国和欧盟无法达成协议,约翰逊可以对下院宣布,布鲁塞尔是罪魁祸首,欧盟官员没有考虑英国的利益,通过掀起国内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热潮,把脱欧的所有责任推卸给布鲁塞尔。
如果布鲁塞尔做出巨大让步,与英国达成协议,约翰逊以及其他反对党领袖就必须在协议上签字。如果辩论无休止下去,并且拒绝在已经达成的协议上签字,约翰逊可以对外宣称,英国脱欧没有协议完全是由反对党造成的,保守党不应该对此承担责任。
英国工党领袖信誓旦旦,要在下院会议期间对约翰逊发起挑战,甚至有可能会举行投票要求约翰逊必须解散议会提前举行选举。如果解散议会提前举行选举,约翰逊有可能成为英国保守党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这是约翰逊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英国议会炒成一锅粥,布鲁塞尔官员有可能会隔岸观火,不会在英国脱欧问题上采取任何实质性的举措。反过来,如果英国议会下院“静悄悄”,英国有可能会争取布鲁塞尔的官员认真考虑约翰逊提出的方案,通过谈判签订新的协议。
约翰逊是保守党内的政治天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英国政客,但他非常了解普通选民所思所想,并故意与英国上层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目的就是要拉近与普通选民的距离。约翰逊之所以敢于在关键时刻竞选保守党党魁成为首相,就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在解决英国脱欧分歧时必须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争取在英国国内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如果下院争吵不休,约翰逊到布鲁塞尔不可能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英国脱欧可能是本世纪欧洲的重大事件。保守党前首相卡梅伦自以为胸有成竹,举行公民投票可以减缓自己的政治压力,多数选民不会赞成脱欧。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卡梅伦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选民投票结果是50%以上赞成脱欧,卡梅伦只好宣布辞职。
继任首相的特雷莎·梅虽然风风火火,费尽心机与布鲁塞尔达成了新的协议,布鲁塞尔作出了实质性的让步,但特雷莎·梅的谈判团队弄巧成拙,在北爱尔兰边界问题上主动挑起话题,从而使英国与欧盟达成的新协议,在英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特雷莎·梅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脱欧,北爱尔兰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如果不能让北爱尔兰问题妥善解决,英国、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爱尔兰、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借此机会提出自己的要求,迫使特雷莎·梅不得不作出让步,她可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布鲁塞尔带回来的新协议,无法在下院获得通过。特雷莎·梅多次努力工作,都无法获得多数议员支持。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保守党内部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特雷莎·梅功败垂成,黯然下台。
约翰逊在保守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接下了英国脱欧这个烫手的山芋。人们本来以为他会在下院遭到反对党的口诛笔伐,工党会利用一切机会让约翰逊狼狈不堪,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约翰逊出手之狠,令人感到惊讶。宣布下院会期向后推迟,实际上就是避免给工党以及其他反对党领袖表演的机会,在国内减少麻烦。
如果约翰逊和布鲁塞尔达成协议,议会重新开会,工党以及其他反对党领袖拒绝表决通过保守党达成的协议,反对党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约翰逊可以潇洒地宣布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
在英国这样一个看起来温情脉脉的政治社会,约翰逊的做法令人感到吃惊。可是,冷静下来思考,人们又会发现非常合理。如果议会争吵不休,保守党的代表到布鲁塞尔谈判,布鲁塞尔官员会虚与委蛇,因为他们不了解英国国内会作出怎样的决定。
如果他们诚心诚意地和英国达成新的协议,而英国下院不予批准,布鲁塞尔官员的面子就会不好看。正因为如此,只有采取果断措施,消除英国国内的杂音,才能在与布鲁塞尔谈判过程中争取获得更多利益。
不过,欧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联盟。欧盟的决策机制非常特殊。刚刚选举产生的欧盟领导人正处在熟悉环境的阶段,在内心深处希望英国脱欧的问题早日结束。因此,如果欧盟的主要国家希望与英国达成协议,那么,欧盟的领导人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反过来,如果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认为,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仍然有效,不能也不需要和英国举行双边谈判,并且达成新的协议,约翰逊的谈判代表有可能会空手而归。
但是,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无论英国与布鲁塞尔是否达成协议,约翰逊都处于主动地位。如果无法达成协议,英国将会在无协议的情况下脱欧,约翰逊可以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布鲁塞尔的官员。
而约翰逊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英国脱欧问题不可能对约翰逊所领导的执政党造成严重伤害,因为约翰逊可以对自己的选民表示,英国在无协议的情况下脱欧,责任在布鲁塞尔或者在下院的反对党。
通过延长下院休会的时间,约翰逊争取到难得的机会与布鲁塞尔官员讨价还价。这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如果布鲁塞尔的官员不敢面对或者不愿意面对英国保守党的谈判代表,约翰逊将会以相对超脱的方式宣布,英国在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脱欧,英国将不会向欧盟支付任何费用。
人们不禁要问,英国女王为什么没有阻止约翰逊近乎疯狂的政治举动呢?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英国女王无权干涉下院的活动。再说在英国女王的内心深处,也希望早日脱欧,既然约翰逊采用如此方法避免国内无休止的争论,英国女王为什么要加以制止呢?
如果英国议会炒成一锅粥,布鲁塞尔官员有可能会隔岸观火,不会在英国脱欧问题上采取任何实质性的举措。反过来,如果英国议会下院“静悄悄”,英国有可能会争取布鲁塞尔的官员认真考虑约翰逊提出的方案,通过谈判签订新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