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消息,这个暑假前夕,武汉一些大学生通过一家中介找暑假兼职,还没上岗每人就缴纳了300元的定金。然而当暑期到来,按兼职协议本该上岗的学生却没收到工作消息,他们来到中介公司理论,却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
接到报警后,武汉警方对这起侵害大学生利益的警情高度重视,寻访31名受害学生固定相关证据,目前已将4名涉嫌诈骗的嫌疑人依法刑拘,初步查明该团伙诈骗300多名大学生10万余元。这么多大学生轻易被骗,还是暴露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强,给了“黑中介”行骗的机会。
其实,骗子们的手法并不算高明,无非是以“兼职”为名在某兼职类App上开设企业账号,并花钱发布置顶帖,吸引大批有兼职意向的大学生前来面试。而且,若想得到工作,大学生必须先缴纳定金。虽然骗子们也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可一旦骗到钱,就将人去楼空,逃得无影无踪。
可见,这种所谓的“中介”,其实都是为了诈骗而并非正规中介。暑假求兼职,急于找工作,正是大学生容易忽视之处。正像警方提醒的那样,寻找兼职应通过正规中介机构,且需要对方出示营业执照等相关许可文件,切勿在上岗前缴纳任何定金,签订合同时也应认真阅读条款,避免掉入求职诈骗陷阱。
其实,不仅是暑期兼职,即便是平时兼职,大学生也要擦亮眼睛,切莫相信骗子们的鬼话。众所周知,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轻信,尤其是网络时代,基本什么都靠手机来解决。但网络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江湖”,里面的信息并不都可靠,一不小心,就将落入骗子们设下的陷阱。大学生的优势在于有知识、有文化,却屡屡被,骗实属不该。
可见,大学生若想不再被“黑中介”诈骗,就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尤其是要提高法制观念,应聘前认真查阅中介机构的资质,提高辨别能力,不给“黑中介”任何行骗的机会。该案能够迅速侦破,使学生们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这令人欣慰。但对“黑中介”的防范意识必须提高,不能总是等着警方破案。如果此案无法侦破,这些大学生无疑将损失严重。由此,大学生莫再当“黑中介”诈骗的“羔羊”,唯有自己把握好,才不至于陷入骗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