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对于公牛集团采购部员工吴华平来说,是难得的亲子时光。每年这个时候,儿子吴鑫昊会从湖北荆州老家来到宁波慈溪,跟着他一起去上班,下班后跟着他一起回家。在公牛集团,像吴鑫昊一样跟着爸妈上班的有380余名孩子,他们中,既有公司中层和副总级管理人员的子女,也有普通生产一线员工的孩子。“带娃上班”成为了不少职工的幸福生活。(8月28日《宁波日报》)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段子:“为什么要放假,因为再不放假,老师要疯了;为什么要开学,因为再不开学,家长就疯了!”漫长的假期,对于孩子来说是幸福的,但是却成为了“家长的焦虑”:娃娃谁来管?带着上班影响工作,还会被领导和同事数落;放在家里,又是各种不放心。
因此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都会上演不少“假期里的惊险”:有的职工将孩子锁在家里,结果从高空窗口跌落;有的职工将孩子送到农村老家,结果发生了溺水事件;有的孩子只能呆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成为“假期见不到父母”的留守儿童。
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将孩子带到单位里。不过,也是烦恼重重,顽皮的孩子在单位里成为了“小哪吒”,影响了同事的工作。单位领导看到了也会批评教育:这是单位不是幼儿园,甚至会被扣除绩效工资。于是,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了社会培训机构,甚至是非法培训机构。
如何化解“谁来带娃”的尴尬?宁波市的公牛集团做的事情是“允许带娃上班”。他们在单位里创办了“假期托管班”,让“没人看孩子”的职工,将孩子带到单位里,单位提供照看服务,提供辅导服务,打造了专门的场地。如今,每年寒暑假都有380多名孩子在企业里度过快乐的假期。
最难能可贵的是“允许带娃上班”,在宁波市不再是个别现象的“别人家的单位”,调查显示有不少企业都人性化推行了“允许带娃上班”的制度。有的企业还专门打造了“适合孩子的娱乐学习项目”,让孩子在企业度过的假期更加丰富多彩。宁波市有关部门也专门出台了鼓励性的政策,倡导企业建设更多“看护点”,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允许带娃上班”不是赔本的买卖。尽管说,企业为此支付了不少费用,需要僻处场地,需要聘用教师,需要提供点心。但是这纾解了职工“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烦恼。既能安心工作,还能在工作之余的时间看看孩子,实现美好的“亲子时光”。关键更在于,在这样的企业找到了“家园的感觉”。企业把职工当亲人,职工岂能不把企业当家园?岂能不真心实意为企业的发展奋斗?
“允许带娃上班”,宁波企业的这种人性化服务,其实是一种双赢,在这个新时代里值得大力推广,其构建了新时代的企业和职工的融洽关系、亲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