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
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优化结构 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
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审议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3、专家:中国反制措施理性坚决有力;
4、贺一诚当选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
5、香港警方及民众严厉谴责暴力行径;
6、香港教育界人士:通识教育存问题;
7、美国多方谴责美升级经贸摩擦。
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优化结构 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
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到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绿色发展。
立秋已过,进入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记者来到粮食主产区河南尉氏采访时,发现今年的秋粮不少农民种的都是优质新品种。
老庄稼把式韩中乾告诉记者,这些年他种地一直是围着市场转,因为这样收益就错不了。
近年来,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基础上,中央抓住粮食供给宽松的有利时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韩中乾所在的尉氏县考察粮食生产,指出,要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按照中央提出的“向市场紧缺产品调,向优质特色产品调”的要求,农业大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河南持续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今年的支持力度达到2亿元,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居全国第一。
种粮大户韩中乾今年的夏粮种的就全都是优质专用小麦。
今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由2016年的23.5%增加到33%。
在种植结构不断调优的同时,为了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中央还把绿色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由此被摆在突出位置。
在江苏丹阳的这个家庭农场,传统的喷药施肥如今被1000多只小鸭子取代了。
这种改变,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正在推行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在品种、技术和服务多个方面,农场主谢桐洲都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2016年以来,我国每年选择300多个县,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中央累计投入160多亿元,支持开展轮作休耕试点,面积累计达到7716万亩次。
受益于中央的鼓励政策,江苏丹阳的家庭农场主谢桐洲还主动将两季作物减到一季,提高水稻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目前也在不断优化。2016年以来,非优势产区的籽粒玉米面积调减了5000多万亩;低质低效区稻谷和小麦调减1300多万亩;市场紧缺的大豆增加3000多万亩。
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审议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审议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栗战书委员长参加审议和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主持会议。部分委员和代表围绕压实水污染防治各方责任、保护饮用水安全、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实现源头减污、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船舶污染物排放监管、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治污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落实河长法律责任、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管理、落实排污许可制度等问题提出询问。
国务委员王勇,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回答询问。
栗战书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依法治污意识,自觉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2017年全面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是对实践经验、工作规律的总结肯定,每一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把这部法律学好用好,紧扣法律规定对照落实、督促检查,把各项法定职责落到实处。要严格执法司法,强化考核问责,形成全天候全流域全覆盖的监管体系,让法律禁令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栗战书强调,要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事项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依法做好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等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水污染防治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加大法律学习宣传的力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守护清水绿岸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王勇表示,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法,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压实各方责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凝心聚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专家:中国反制措施理性坚决有力
在今天(8月25日)上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举行的中美经贸关系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中国对此采取的反制措施既理性坚决又精准有力。
8月24日,美方宣布将提高对约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3000亿美元商品,小到玩具,手机、笔记本电脑,大到机械设备等,范围非常广,而且多数商品的可替代性非常小。整体来看,3000亿清单商品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比重达到40%左右,举例来说,美国从中国手机进口的占比超80%,电脑进口的比重达到95%左右。专家认为,此次美国加征关税不计后果。
但是对于中国的反制措施来说,此次加征关税的自美进口商品虽然价值只有750亿美元,但是所选商品都是美国对中国出口占比非常高的商品,比如大豆、玉米、棉花、原油、以及汽车及零部件等。这些商品,中国都是美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专家还表示,从2018年开始,中国已连续五次降低中国进口产品的最惠国的关税税率,中国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进口商品价格进一步降低。整体来看,反制措施对我国国内的相关消费品价格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4、贺一诚当选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
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今天(8月25日)举行,贺一诚高票当选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当天,选举委员会400名委员全部到场投票。经过点票和核算,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管理委员会宣布,贺一诚获得392张有效选票,当选为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得票率为98%。
根据澳门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依法选出,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任期自2019年12月20日至2024年12月19日。
5、香港警方及民众严厉谴责暴力行径
香港警方25日凌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激进示威者24日做出的堵路、破坏灯柱及袭击警察等行径。不少香港市民也对再次出现的暴力事件感到痛心和愤怒。
根据警方公布的信息,24日示威者在游行期间偏离原定路线,在多条道路设置路障,造成严重交通堵塞并且影响紧急服务。还有激进示威者破坏公物、纵火、攻击警务人员;在观塘常悦道有多个智慧灯柱遭到严重破坏,对民众的安全造成威胁。
香港特区政府今年起推行“多功能智慧灯柱”试验计划,开支预算为2.72亿元港币,智慧灯柱中放置有感应器,用于收集交通及空气质量等城市数据,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对于智慧灯柱遭到破坏,香港市民表示强烈谴责。
6、香港教育界人士:通识教育存问题
近期在香港发生的暴力示威活动中,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对于这种情况,有香港教育界人士指出,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产生了误导。
自2009年起,通识教育成为香港高中的必修科目,涵盖经济、文化、历史、语言、科学等内容。但是近年来,香港一些学校通识课的教材出现了存在严重误导的内容。教育界人士指出,不设限的通识教材逐渐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政治宣传工具,这非常危险。
作为香港第一代负责通识教育的教师,梁超然表示,对于相关教材的审核环节的缺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7、美国多方谴责美升级经贸摩擦
针对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多方认为,美国的做法正在伤害美国经济自身,还会拖累全球经济,而中方采取反制措施是对美方贸易霸凌行为的必然回应。
代表美国150多家贸易协会的“关税伤害美国腹地”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正在将整个经济的健康押在关税战略上,而这种战略已被证明是失败的。这些增加的关税将推高商品价格,延缓商业投资,增加不确定性并使美国人失业。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4日刊文说,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命令美国企业离开中国,但这是难以做到的。美国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商业联系,如果将其分割将造成混乱,并有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破坏。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4日报道说,特朗普政府主张,降息将拉动消费,促进投资,让美元贬值,促进美国产品出口,但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商界领袖认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而不是已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
国际社会多方呼吁美国停止贸易战
与此同时,在法国出席七国集团峰会的欧洲理事会主席24日指出,贸易战必须停止,并对美国政府用关税作政治工具提出警告。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称,希望七国领导人能意识到,贸易紧张局势对全世界都是有害的,因此应致力于缓解紧张局势,避免贸易战,重振全球经济增长。
此外,“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日前援引俄罗斯现代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索洛尼科夫的话报道说,面临美国单方面挑起并不断升级的对华经贸摩擦,中国将会始终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应战到底。
德新社23日刊文指出,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使美国经济和消费者付出了代价,加上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在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