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国足球协会第十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北香河国家足球训练基地举行。中国足协进行了换届选举,经过投票,陈戌源当选新一届中国足协主席,杜兆才、高洪波、孙雯当选为中国足协副主席,另有35位来自俱乐部、媒体、球迷协会的人士当选足协执委会委员。
毫无疑问,这很可能是中国足协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因为在此之前,足协主席或专职副主席多数都由国家体育总局任命,很多人都缺乏足球领域的相关经验。即使是2002年,中国男足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晋级世界杯正赛,时任足协掌门人阎世铎也毫无足球运动或管理的履历。
新任足协主席陈戌源虽然也不是足球运动员出身,但他在担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期间,麾下的上海上港队于2018年夺得中超联赛冠军。从广义上来看,陈戌源具备足球运动的管理经验,并且,考虑到上海上港队夺冠是在打破广州恒大淘宝队“七连冠”的情形下,陈戌源干得相当不错。
作为新一届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能否令中国足球脱胎换骨,十分令人期待。而他在昨日上任之后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时的回答,也让人看到了他对中国足球当下与未来的理解与设计。陈戌源是企业领导人出身,他的回答不绕圈子、直接明了,信息量丰富。例如,他提到中国足协改革要遵循“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原则,这一原则虽然早已确定,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足协现在有28个部门,他认为肯定要做调整。
“政社分开”是足协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前提,这一点从陈戌源、高洪波、孙雯等人的上任本身就可以得到体现。但仅仅是领导专业化、去行政化,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分离,还需要足协和联赛的分离。过去,足协成立了中超公司来运营联赛,未来,这一工作必须让由各俱乐部组成的职业联盟来操办。陈戌源说足协和职业联盟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双方需要明确各自的权责,厘清彼此的关系。
足协不是联赛的直接操办者,而是规则的监管者与足球行业的服务者。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联赛交给了资本和专业人士,足协可以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例如提供更多的免费或低价足球场地,组织更多专业和业余层面的比赛,培养更多的裁判、教练等等。
当然,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三大战略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男足进军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赛。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一味考虑未来显然是不够的,中国足协需要新举措。一个不乏争议但堪称猛药的药方,就是归化国外高水平的运动员。例如,目前效力北京中赫国安队的李可、广州恒大淘宝队的艾克森,都已经入选最新一期的国家队训练大名单。而到明年,高拉特、费尔南多等中超名将也会完成归化手续。
陈戌源在任职俱乐部期间,对归化之举并不赞同,但改变了社会身份之后,对该问题也变得开放起来。陈表示“我到了足协以后发现,客观地讲,以现在国家队的水平以及队员的能力,要打进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归化之举,尤其是归化非华裔的球员,虽然会引发一些争议,但在成绩压力面前,这些不得已之举也变得可以理解。尤其是如果这些归化球员在男足进军世界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争议会迅速减少。
如果中国男足能够在陈戌源在任期间冲进2022年世界杯,同时又能给中国足球打造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以确保中国足球登上亚洲强队之列,那么,陈戌源的青史留名,几乎不用怀疑。当然,实现这些目标并不轻松,国足想要脱胎换骨,中国足球要在世界足坛成为重要力量,前提是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