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孝感一名妈妈推婴儿车逛超市时,遇到隔离桩,超市工作人员见状帮其抬婴儿车,不想两人在抬车过程中婴儿不慎从车内滑出摔到地上,送医治疗后被诊断为脑震荡和骨折。婴儿家长随后向超市索赔医药费、营养费和陪护费。(8月21日《封面新闻》)
好心帮忙却遭遇意外,结果被索赔。这恐怕是最让人纠结的,但不管结果如何赔偿,都不能打击“帮忙”的积极性,以免留下隐患。否则,当帮助的人时候,总想着自己会不会被索赔,则太难以让人接受了。
婴儿摔倒,显然,孩子的妈妈有自身的责任,因为没有给在婴儿车中的宝宝系好安全带。如果系好安全带,孩子也不会伤得那么重,再次,作为孩子的妈妈,就应该清楚抬婴儿车过去,可能会发生意外。一般情况下,超市内设置了隔离桩,其意思就是“此路不通”,而妈妈想要过去,估计是会有其它路可以通的,只不过是这位妈妈想走捷径才导致意外。其实,如果没有超市工作人员的帮忙,可能更会出现意外。出现意外,应该与超市工作人员没有直接的关系。
婴儿出现意外,隔离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隔离桩是超市设立的。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多余,要不要承担责任,这需要“第三方”经过调查,才能下权威结论。现在孩子的父母提出,目前婴儿的医药费是3000元,法医鉴定费用是1000元,还有后续的检查费加起来赔6000元,此外还有一个60天的营养费和护工费。这是孩子的父母向超市提出来的赔偿,并未直接针对超市工作人员。不过,超市如果真的赔偿,是超市自己承担,还是由超市工作人员承担,这还不太清楚。有人认为,超市工作人员在帮忙时,应该指引走另外的路,而不是帮助孩子的父母婴儿车,这有点强人所难,毕竟事出紧急,而遇到这样的情况,出于好心,恐怕多会选择帮助抬一下婴儿车,而不会指引另外的路,一般情况下,也不太可能会想到孩子会摔倒。
在事情处理结果出来之前,在责任未认定之前,是不能轻易下结论,但超市员工帮顾客抬婴儿车是出于“好心”,这是需要肯定的。诚然,“好心办坏事”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但却不能打击“帮忙”的积极性。超市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与超市工作人员的“帮忙”不能构成因果关系,退一步说,即便是没有超市工作人员帮助,孩子摔倒了,如果是超市的责任,超市同样无法逃避。
孩子在超市摔倒,向超市索赔很正常,如果能够协商解决最好,如果不能,是可以走打官司这条路径,但不管怎么赔,都不能打击“帮忙”的积极性。好心帮忙永远是要得到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