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保姆或者会外语的家政人员,在市场上是千金难求。 一些劳务中介正是钻了其中的空子,将非法滞留在我国的外籍保姆介绍给有需求的家庭,从中收取高额中介费。这其中,乱象丛生。
在现代城市的一些高收入家庭中,对雇佣“洋保姆”情有独钟,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催生“洋保姆”价格水涨船高的同时,也滋生出很多乱象。用“没有最乱、只有更乱”来形容当下的洋保姆市场,着实一点也不为过。不少雇主原本以为请个会说外国话的“洋保姆”,既能彰显“身份”又倍有面子的举动,谁知在花去数万中介费又按月支出近万元保姆工资后,所雇佣的往往却是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黑工”,更有甚者还会席财开溜。想找中介寻人,对不起还得再付数万“寻人费”,想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面临无法受理的尴尬。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开放国内外籍保姆市场,这也意味着眼下的洋保姆市场,不仅从事外籍保姆的中介不具有合法身份,在国内从事家政行业的外籍保姆同样也百分百的是“黑户”,他们既没有合法签证,更不具有就业资格。而恰恰是因为本身的不合法,出现劳动纠纷,法院也没法支持受理,反而成了洋保姆和其中介生意风生水起的“卖点”。
尽管这些外籍保姆在国内属于非法,大多也是偷渡进入国内,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众多;违法所得数额巨大。依法应当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在针对洋保姆的具体管理方面,目前显然还是“空白”。因为洋保姆在国内本身不具有合法性,也就谈不上由政府行政部门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出现这样的乱象,既需要理性看待,也说明是时候该给洋保姆“去黑”了。
很显然,开放国内外籍保姆市场,让外籍保姆能够通过合法途径在国内正常从事家政服务,无疑最有利于监管,同时,也更能给雇主带来安全保障和不同的服务体验。然开放国内外籍保姆市场也不是“说开就开”,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但就眼下“洋保姆”市场的乱象而言,显然让我们无法保持足够的耐心。在笔者看来,相关部门在开门迎接“洋保姆”进入之前,还需要“扫干净”自家的庭院,不能让洋保姆市场“黑白混杂”,否则,任由外籍黑保姆的“潜伏”,乱象依然不能得到遏制。
应当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越来越吸引世界各地的从业者,而国内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势必更会让外籍保姆从业者对中国趋之若鹜。庞大的市场需求,已经无法完全阻止外籍非法务工者,适时开放国内外籍保姆市场,为洋保姆“去黑”,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保姆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洋保姆”的融入,更会刺激国内保姆行业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促进家政行业步入多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