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社会团体组织申请于8月17日从红磡至土瓜湾举行游行示威活动,8月16日,香港警方对申请发出反对通知书,但申请人提出上诉,经过公众集会及游行上诉委员会长达2小时的聆讯,警方最后批准申请方更改路线并举行合法游行。
香港警方为什么发出反对书?据警方在记者会上透露,在此之前,香港九龙城警区已收到多达1280封针对8月17日拟示威游行活动的投诉信。投诉信均具名且有联络方式,这些团体或个人表示反对周末将要举行的游行示威活动。
就在记者会上,香港九龙城警区指挥官杨文彬宣读了一位居住在九龙区何文田的居民来信。这位居民称,8月17日游行示威活动正好经过他家,而近日多起游行活动在进行中或结束后,都偏离批准的游行路线,多起游行都演变成冲突,对交通及社区设施,如路牌、地面、围栏、马路等造成破坏,故来信希望警方对游行作出反对。
这位街坊的话说得十分坦诚。九龙城区日夜人流量巨大,且有不少为欠缺防火、保安的旧式楼宇,还有69间护理院舍,一旦发生暴力冲突或者纵火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假若期间发生大范围堵路事件,还会影响急救车、消防车通行等紧急公共服务。
组织集会游行者自然有其各种理由,但如果局势失控,受到最大损害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生活在这里的街坊们。
这位街坊说出了广大市民的心声,1280封针对拟示威游行活动的投诉信,正代表着沉甸甸的民意。
众所周知,在香港目前的乱局中,反对派一个惯用的手法就是假借民意。他们误导和裹挟善良港人,动辄大言不惭地声称“代表市民”,肆意挑战法治底线。他们发起的所谓“集体罢工”,以阻塞道路和地铁等方式阻止人们上班,他们组织多起游行示威活动,如上述街坊所言结果“都演变成冲突”,严重影响到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据媒体报道,这次游行集会活动开始后不到20分钟即出现有悖“和理非”的现象,“部分游行人士围起现场维安警车,大骂警察并带有侮辱词语”。这是否说明,九龙城区街坊们的担心成为了现实?是否意味着这些街坊的利益和吁求需要得到尊重?
一个社会当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民意和诉求,但包括九龙城区街坊在内,香港的主流民意是什么却不容混淆。
前不久,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见传媒时表示,“香港不能乱,相信这是绝大多数香港市民的心声,不想大家珍惜的香港变成这样”,现在1280封投诉信则是市民对一切试图祸港乱港行为的强烈控诉。此情此景,谁还能否认求安定、求发展正是当下香港的主流民意?
8月17日下午5时许,大量香港市民冒雨汇聚于金钟添马公园,举行“反暴力、救香港”大集会并同声高唱国歌,以此表达市民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暴力示威活动的谴责以及对恢复和谐稳定社会秩序的期望。
制止暴力、维护法治,需要每个香港市民对暴力和违法行为说不,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发出渴望安宁的呼声。有了这样雄厚的民意基础,香港一定会恢复应有的美丽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