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被“警告”,沪籍制度开倒车当休-中国讯息网

网约车被“警告”,沪籍制度开倒车当休

作者:默城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8-15 23:00:03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市通信管理局的联合检查人员对“滴滴”“美团”“享道”“首汽”等互联网出行平台进行了上户执法检查。从近三天的“黑名单预警”数据上看,“滴滴出行”的不合规网约车辆占比均超过82%,而“美团打车”在“黑名单预警”中占比也逾15%。交通执法部门可能对它们作出下架APP、停止互联网服务、6个月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等处罚。截至目前,执法部门已向滴滴和美团总计开出了723万元的罚单。(8月14日 人民网)

此事一经报道,就上了微博热搜。但大多数网友并没有为这样的检查、罚款和整顿叫好,更多的是质疑,是反对。比如,求问什么样的车辆才叫合规?为何82%都不合规?是人有问题,还是规定有问题?出租车合规,大家为什么不爱打?

此事,网络舆情形成了“一边倒”的情况,关键在于,上海这次的惩戒,一来和网约车的发展脱节,二来可能进一步影响民众对出行便利的需求,三来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倒退。

上海对于网约车的管理,有些一刀切。最大的争议点便是上海网约车管理方法中的“双本地”门槛,即沪牌沪籍。在上海办理网约车车证,司机需先考取人证,才能再申领车证。试想一下,这个要求对于非上海户籍司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无论是对出行民众,还是对平台经济,这样的要求都可以称之为“开倒车”。

诚然,网约车新政落地已超三年,各地政策合理性的探讨不外乎两点核心。一是是否与网约车行业监管所追求的“安全”底色相契合,二则是践行之后,是否能让整个行业进入规范且良性发展的阶段,让民众兼顾出行便利与安全。

上海户籍司机就绝对安全吗?非上海户籍司机就一定有危险?网约车的轴距又和安全有什么强关联?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站出来解答。

日前,交通运输部刚刚强调,新业态需要量身定制监管方式,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制度,促进和规范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也明确指出,合理设置平台经济企业行业准入,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有关部门确实应对照反思一下。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网约车被“警告”,沪籍制度开倒车当休”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