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月内6家教育机构突然关停未退费 入行业“黑名单”-中国讯息网

近三月内6家教育机构突然关停未退费 入行业“黑名单”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8-13 23:30:47

近日,多地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被曝突然关店停课,5月起至今已有6家机构在未完成消费者所购课程的情况下歇业。

对于有教育机构因管理不善、无法继续办学并恶意终止办学的问题,浙江宁波近日给出了处理办法——注销办学资质,将主办者拉入当地教育培训行业“黑名单”。

面对教育培训机构的风险管控,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中已提出鼓励建立第三方账户监管机制。对此,福建近日提出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的风险防范,要求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基金制度两项措施,以此解决近年来多地频发的培训机构卷款逃跑问题。

现象:5月起6家机构突然关店,未退学费

据不完全统计,接连3个月已有6家教育培训机构突然停课。企业经营不善、资金断裂的背后,缴纳高额培训费用给孩子报班的家长们陷入维权困境。

南都8月12日报道,在线教育机构萌塔教育因经营不善,8月9日宣布暂停营业。在宣布停业一周前,该机构的微信公众号还在发布买课指南。萌塔教育表示正在处理后续退课手续,同时在寻找可以接手萌塔用户的友商以及融资等。

8月9日,南都报道早教机构凯瑞宝贝被投诉苏州3家门店突然关停,引发数名家长维权。

凯瑞宝贝7月19日曾发布通知称,已关停上海6家门店。多位家长反映,机构未退款也未履行其转园复课承诺。该机构创始人庄俊致歉称,正在配合政府部门调查,将为家长安排转课。

5月16日,南都报道上海巧恩儿童美语培训机构多个校区歇业停课,员工曝被拖欠工资、社保、公积金,家长反映刚交几万报名费还未开课。面对家长及员工的“跑路”指控,巧恩儿童美语集团公司致歉称,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暂时断裂,称正在融资。

此外,8月8日,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通报称,宁波新思维教育培训学校6月突然宣布停止办学,且无法偿还学员学费,引发部分学员家长投诉,社会反响大,影响恶劣。有媒体报道,上海浦东新区宝知成儿童成长中心6月25日突然关门,百余名家长退款无门;上海静安区花园宝宝蒙氏早教机构7月29日因经营不善突然停止营业。

处罚:宁波注销关店机构资质,主办者被拉入“黑名单”

面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关店、卷款、跑路,家长们上门、报警、起诉,但最后能顺利退费的少之又少。

对于有教育机构因管理不善、无法继续办学并恶意终止办学的问题,浙江宁波近日给出了处理办法——注销办学资质,将主办者拉入当地教育培训行业“黑名单”。

7月12日,有家长在宁波市网络民生服务平台留言,孩子在宁波市新思维教育培训学校(嘉汇国贸教学点)买了课时尚未用完,但学校已破产清算,询问是否可以退费。

当日,宁波市教育局在回复称已对该机构进行约谈,督促其尽快进行退款处理,并将按规定配合民政等部门对培训学校进行清算。如培训学校及其举办者无力偿还债务,教育局将联合信用办、消保委、民政局等部门进行联合惩戒。

对于上述机构6月突然停办且无法偿还学费的问题,宁波市教育局8月8日发布通报称,其举办者、实际管理者、法定代表人王明辉因管理不善,亏损严重,无法继续办学并恶意终止办学。根据相关规定,教育局已注销了宁波市新思维教育培训学校的办学资质,依法收回其办学许可证并废止。

根据宁波市教育局8月8日发布的《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制度》规定,运用记分管理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信用监管,对扣分累计达到12分的培训机构依法依规注销办学许可证,并将名单推送到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同时依照相关规定将举办者和法定代表人列入信用失信人员名单。

上述文件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实行记分制,总分12分,其中一次性扣完12分的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共有9项,包括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挪用办学经费或者跑路等。

根据规定,王明辉被列入宁波市教育培训行业“黑名单”,并推送至“信用宁波”。部分学员家长已对该学校及举办者提起司法诉讼,在法院裁定后,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办法:福建将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和防范机制

除了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事后处罚,借助有力的金融监管手段显得更为必要。

上周,福建省教育厅等部二十一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通知》,提出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的风险防范,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基金制度两项措施,将消费者的高额预付费纳入到监管体系中。

上述通知要求,各地探索建立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家长、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将保险工具作为培训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增强培训机构在财产安全、公众安全、意外事故、履约行为等方面的保险保障力度。

另外,通知提出各地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制度,校外培训机构按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主要用于出现风险时,退还学生学费、补发教师工资、偿还债务等支出。以此保障师生合法权益,防止机构捐款逃跑引发群体性事件。

除了以上措施,还将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实行黑白名单制度和规范收费管理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安全问题,江苏此次制定的《合同》中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费用,在收取培训费用后应当及时开具合法票据,并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开设并使用学杂费专用账户,足额留存学习保障金,保障其收取的学杂费主要用于教学活动。

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意见》规定中,要求省内各地教育部门要探索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各培训机构的收费时段必须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事实上,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风险管控,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中已提出建议。文件中提到,鼓励建立第三方账户监管机制,通过综合施策降低学生和家长的消费风险。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近三月内6家教育机构突然关停未退费 入行业“黑名单””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