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以变化的眼光看待90后的婚育观-中国讯息网

不妨以变化的眼光看待90后的婚育观

作者:肖俊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8-08 09:02:53

昨天是七夕,“青春有约”联谊交友平台与深圳大学社会学系共同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有一组数据值得注意:单身90后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90后单身的主要原因排序是圈子小、工作忙、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超过86%的90后渴望改变单身现状,超过半数的男性更愿意使用婚恋社交软件,而62%的女性更多选择亲戚朋友的介绍;学历越高,越看重“门当户对”(即学历能力收入相当),等等。

90后也老大不小了,眼看也要步入而立之年,正是谈婚论嫁生子之年。不过,因为对计生政策有所关注,所以对当前的婚育状况有一点点了解。目前,我国青年人婚育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晚婚晚育、不婚不育。不过从家庭的微观视角来看,大部分家庭仍崇尚早婚多育。因此,很多年轻人被家长催婚催育。年轻人与老一代人之间在观念上的冲突日益突出。看看大城市相亲角的热闹景象就知道,家长比孩子心急得多。

一方面由于代际差异,90后早已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符号。另一方面,舆论高度重视生育问题,90后的婚育问题成为继80后之后得到社会持续不断关注的话题。因此,90后在婚育方面的观念很自然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领域。根据“青春有约”社交平台发布的这份报告,90后更为幸运的地方是家长观念更为现代,对子女的选择表示了更多的尊重和宽容。90后在婚恋方面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相对于70后、80后少了很多。这反映整体了社会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身为父母亲的60后、70后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接受现代文明较多,他们自身也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与孩子的关系更多的偏向于平等关系而不是权威关系。

报告中的关于单身原因的数据也挺有意思。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年轻人想脱单,但是在问及单身原因时,男性排前三的原因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工作忙、经济条件不够,女性排前三的原因是爱情幻想过于完美、工作忙、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从结构性视野看,社交障碍的普遍化与教育模式有关。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主要是指我国的教育模式侧重知识学习,忽视了孩子观察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在公众场合普遍缺乏自信。在性别观念上仍旧不主张男女同学之间有太多的交往,防范意识太强。

从现象层面来看,这个数据显示男性与女性存在社会交集,即都处于高度职业分工的社会体系之中。职业成为社会交往障碍的关键因素,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特点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职业分化是一种现代特征,但是职业分化带来的社会后果却成了现代性批判的领域。职业一般都源于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专业化虽然创造了就业机会,但也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程序猿”的称谓就是一个典型化的社会符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女孩子如果选择了嫁给“程序猿”,似乎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没有精神交流的恋爱和婚姻。

当前谈论90后问题,其实真正有问题的90后并不多。他们所展现的行为与观念,正是中国整体社会变迁的一部分。那些对90后不够善意的批评,多半仍坚持几十年前的陈旧观念。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问题,不妨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看待。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不妨以变化的眼光看待90后的婚育观”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