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地“一天巡逻七八趟”,基层治理不该只看“舆情”-中国讯息网

西瓜地“一天巡逻七八趟”,基层治理不该只看“舆情”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3087680 发布时间:2019-08-06 12:06:52

河南鹤壁“农民西瓜被偷倒赔偷瓜者300元”的那块西瓜地,这几天可是不平静。经过了“西瓜被偷倒赔300块”和300块被退回、偷瓜者被拘留、责任警察被停职的波折,在媒体的追访中,当地瓜农讲述了“警察一天巡逻七八趟,不怕瓜被偷”的近况。

对瓜农而言,不怕西瓜被偷是好事,但事情到现在这一步,总感觉哪里还是怪怪的。平心而论,因为舆论热点事件的发生,特别是还因此有警员被停职,当地警方近期对特定地块和路段加强巡逻执法也在情理之中。但从警力配备和工作量负载的角度考虑,“一天巡逻七八趟”的状态也不大可能长期坚持,并将具体做法扩展到辖区内其他区域。

回看此番骤然进入舆论中心的这块西瓜地,地还是原来的那块地,瓜除了量可能有减少,也没有什么特别,但围在西瓜地旁边的人却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瓜农从顾此失彼地凭一己之力看守上百亩瓜田,到因追逐偷瓜者而倒赔300块,再到因舆论介入和舆情逆转而导致的警方巡逻“加码”,当事人对角色骤然转换的某种不适应,多少可以从接受采访时的表情中寻到痕迹。无论是从事件当事人,还是从与当事人同为瓜农的村民口中,都可以看到对“不怕瓜被偷”现状的满意,但更能体会到人们对此前处理是非不明的困惑、不解和心有余悸,甚至可以说,这可能正是此前对瓜农进行倒赔钱处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在基层执法一方,从事件起初对普通治安案件判断的失准,到舆论介入后的纠正,再到目前“一天巡逻七八趟”的执法状态,应当说,从始至终都不太正常,或者说起码不应当成为执法常态的治理表现。

这也让人对舆论热度过后的相关情况充满好奇:当舆论热度退去,这块西瓜地是否还会回到顾此失彼的前情,执法巡逻回到日常状态时,当地的治安状态又将如何?还有那个悄然退出舆论视野的偷瓜者群体,当是“偷”还是“摘”在地方日常执法过程中可能依然会模糊的情况下,并不稳定的执法标准所给予社会成员的行为指引也会变得暧昧不清,对“偷”和“摘”概念进行“大事化小”的处理,并非在变通地化解矛盾、调停纠纷,而是在让社会规则的是非边界进一步模糊不清,这对任何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而言恐都非幸事。

“一天巡逻七八趟”的执法加码,与日前某地对因体罚学生已被处罚的教师“追加处罚”,在思路和逻辑上其实具有相通性,基层公共治理对待具体个案的判断和处理,应当依据客观事实和具体情况做出,不能一味依赖所谓“舆情”来对具体处理和应对方式做调整。此种“热搜治理”的状态,即便是加码的“高度重视”,也可能不是出于制度逻辑,而是依然逃不脱对人治的依赖。

“一天巡逻七八趟”和此前可能“一天都来不了一趟”的景象,都无法给瓜农提供对地方治安的稳定预期。更何况从“偷”还是“摘”问题上的模棱两可也不难看到,基层执法的随意性与自由裁量度仍然具有相当的可规范空间。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西瓜地“一天巡逻七八趟”,基层治理不该只看“舆情””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