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动力”不能只给点“奶粉钱”-中国讯息网

提升“孩动力”不能只给点“奶粉钱”

作者:刘天放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8-01 12:39:03

 7月29日,辽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并分组审议修订草案。条例草案在构建生育两孩家庭支持政策方面规定,省、市、县政府应当完善生育家庭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推动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生育两孩家庭负担;结合本地实际,对生育两孩家庭予以支持,并对其入托、入学给予适当补贴。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来,二孩出生增长显著,但二孩政策还未得到育龄人群的普遍响应。由于人口总量持续走低,辽宁拟对生育两孩家庭予以支持。但仅是放假方面有新招。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7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日,配偶享有护理假15日。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依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自2017年以来,全国多个地方相继出台“催生”二孩的奖励政策,而辽宁省提出的完善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只是更受关注而已。事实上,为了解决“不敢生”和“生不起”的问题,各地出台了不少鼓励性措施,从分娩到奶粉,从延长产假、提高生育津贴再到生育险等,招数用尽。 

  例如,天津对二孩家庭增加了30天生育津贴;宜昌的标准是每例2500元标准,并适时调整;石河子的5项二胎补贴新政覆盖面广;仙桃全面实施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对符合政策家庭,生育二孩可获1200元补助…… 

  然而,这“一大波”福利基本是“仨瓜俩枣”,补贴最多的也就两千多元,这对一个二孩家庭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众所周知,孩子从出到成人,还要接受完义务教育,家庭为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巨大,而缺钱是最大烦恼。对一般家庭来说,生育二孩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压力,远远小于经济压力。因此,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带来的经济压力,就成为多数家庭的一块莫大“心病”。 

  可见,提升“孩动力”仅给点“奶粉钱”根本起不到多少作用。有条件的家庭,即使没有那点补助或福利照样生;条件不具备的家庭照样不愿意生。而对二孩家庭的福利补贴,目前还仅限于省市级,国家层面的新政尚没有出台。但无论如何,给二孩家庭的补贴,必须让人看到诚意,以让二孩家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果不给予二胎家庭更多的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的连续性支持,若想让人口保持合理增长,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提升“孩动力”不能只给点“奶粉钱””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