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式考研”只能感动自己-中国讯息网

“逃避式考研”只能感动自己

作者:严奇 阅读量:10047925 发布时间:2019-07-30 20:23:54

      近日,《中国青年报》以“逃避式考研渐热:留恋校园?恐惧社会?”为题刊发一文,指出“‘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考研本是学习进取的表现,如今却成为部分学生“逃避生活”的退路,值得社会深思。其实,学生“以进为退”并不坏,关键是能否算得清其中的“进步账”。 

  何为“逃避式考研”?和其他“考研党”不同的是,他们面朝的方向不是社会,他们背朝的“敌人”才是社会。所以,考研的历程往往是“走一步算一步”,试图长期保持“当学生”的状态则是一种潜在心态。且在如此心态的影响下,往往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就是考研也需要成本,考研也是一种负担。 

  考研和读研都需要成本,且成本不算小。且不说学费、教材费、培训费、生活费等等累计起来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考研读研加起来至少3年,本科毕业后“二战”则需要4年,年龄优势弱化,职场奋斗的黄金时间可能也因此错过。请问有“逃避式考研”心态的同学们,你们想过读研后多久才能“捞回本”吗?不可回避的成本使考研成为一种负担。 

  对自己“赚钱”的能力没信心,所以寄希望于提高赚钱的底气,对学生党来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转变成“考研党”。诚然,考研之前,有的学生有奖学金,考上之后有研究生补贴,可在考研和读研路上,“全自主型”只是少部分,“半自主型”是大部分,父母亲人支出的比例不小。毕竟,如果是为了逃避融入社会而选择考研,那么会有多少精力为读研兼职赚取生活费? 

  试问,逃避式考研主要逃避什么?无论是逃避工作后的人际来往,逃避找工作的困难重重,还是逃避家庭生活中的催婚逼婚,实际上都是在逃避身为“社会人”的生活负担。可谁曾想到,逃避式考研的背后,依旧需要承担一定的重量。试图长期保持学生状态,就是得让支持自己的人“负重前行”。“逃”并不可怕,但逃不能丢盔弃甲。 

  把考研当成负担,并不是为了阻止自己考研,而是为了将负担转化为动力,懂得知恩图报,既能回馈父母,又能回馈自己,还能回馈社会。而忽视考研负担的人,很难想象会用什么样的心态回馈他人,会用什么样的动力支撑自己。逃避式考研有没有错,关键在于逃避是否有方向,是否有计划,逃避之间是否能想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考研是一个目标,而实现目标往往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承担必要的负担。不愿承担成长、家庭、社会负担的“逃避式考研”只能感动自己。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逃避式考研”只能感动自己”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