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矫情”折射底线焦虑-中国讯息网

行李箱“矫情”折射底线焦虑

作者:李振忠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7-22 12:19:35

        7月21日红星新闻报道:看到飞机、火车上有女士搬运行李时,你是否会搭把手?今日,著名主持人刘欣的一段经历引起了网友讨论。7月17日晚,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英语新闻节目主持人刘欣在其微博发文,称自己下飞机时“用力取下行李箱”,但身边“没有一个伸手”,并谴责“没有爱心的人是丑陋的”。 

  呼声或者吐槽曰:没有爱心的人是丑陋的。反吐槽则曰,矫情,不帮才是本分。 

  刘欣的节目主持人身份暂且搁一边,但其本人至少是一位女性,而无论管这位女性是老是少,以体质论之,则普遍低于男性。那么,按照通常的社会伦理来说,男帮女有错吗?体质强壮者帮助体质较弱者有错吗?飞机上火车上轮船上高铁上日常社会活动中,帮搬一下行李,还需要当事人非要开腔说话求人,你才会“出手”吗? 

  关于帮取行李事件,当事人与网友或者舆论之间怼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帮取行李之呼声,到底有没有错?雷锋精神,实质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传统美德,帮人之难,助人为乐,共同承担来自于大自然、社会、战争等等灾难与灾害带来的不测与侵害,是人类之所以延续传承的“必须品”,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矫情产物。推动之推行之,则雷锋精神一定会发扬光大并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反推之、堕落之、人人事不关己之,则一定会将一种最常见最普普通通的帮扶行为看成一种怪异的矫情产物。刘欣抱怨或者吐槽,正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呼吁与呼声,在当下微博等媒介传播普遍的情况下,该事件得以发酵为一件社会新闻,当然也是一种自然而然之事。接下来就要看网民的“反吐槽”,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水准上。可见的“反吐槽”网络调查结果是,过分,凭什么非帮忙不可?这样的票决结果占总投票率的87.2%。不妨将时空来一次倒流,雷锋时代如此这般举手之劳的行为,则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另一种票决选项,即:“不过分,搭把手的事儿本来就该主动帮忙”。而这样的调查结果事实上在某网络调查结果中,只占到可怜的12.8%。雷锋时代的道德底线如此,这似乎无需争论其某种背景,时代呼声与百姓道德同步的结果就是如此。而刘欣所做的,仅仅只是某种道德底线的呼吁,这难道也矫情也有错吗? 

  其二,烧香与拆庙,道德与反噬,何去何从?烧香是一种行为,拆庙又是另外一种行为,道德之呼与逆向堕落,你选哪一个就会得到哪一个!这才是不争的事实。道德的车轮也在滚滚向前,为你我而存,为你我而毁,当你认可刘欣的呼吁有道理,非矫情,并且乐于帮助她搬一下她搬起来有困难的行李之时,下一次刘欣就有可能帮助你或者你之外的他人搬一次行李,反之亦然。你认为这只是一种矫情或者霸道,那么,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道德的孤家寡人,成为道德的堕落孤客。与其吐槽刘欣帮搬行李箱“矫情”,不如说这种“矫情”折射了对于道德底线丧失的焦虑。 

  至于有人质疑搬取行李怕弄坏了箱子里的贵重物品怕担更多的责任,这恐怕只是一种“硬找”的借口罢了。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行李箱“矫情”折射底线焦虑”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