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决“国花”是否儿戏?-中国讯息网

票决“国花”是否儿戏?

作者:李振忠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7-18 09:34:45

       中新网客户端7月17日电:中国花协推荐牡丹为国花近日引发网友关注,中国花卉协会也邀请公众进行网络投票,是否同意推荐牡丹为国花。花协信息部负责人董燕17日向记者证实,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她同时向记者透露,投票结束后,协会将及时公布此次投票结果。 

  另据界面新闻7月17日消息:困扰中国花卉界多年的“国花之争”再度引发关注。中国花卉协会(简称“中国花协”)日前向公众开放网络投票,征求将牡丹设为国花的社会意见。该协会对界面新闻表示,此次投票已获得国家林草局的授权,而且推荐牡丹没有争议。 

  国花评选,至大至荣,而谁被评为国花,则一定会引起后续的文化、经济、旅游乃至更加广泛的影响。其花至尊,其荣至大,其评选活动就绝非儿戏,而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与规程,更应当尊重全国各地区各省份民意民情,当然还应当尊重各地的“花情”。事实是,以某种花卉作为国花,势必以牺牲其他花卉的地域特质为代价。无论梅花牡丹月季荷花等等名花名卉,均非全国性花卉,牡丹栽植宜于中原地区,而梅花不能生长于北方大多数地区,因此,以哪一种花卉作为国花,非栽植区群众未必“乐意”。因此网络投票的结果,就可能呈现某些地区“一边倒”,某些地区“不感冒”的现象。南方省份遍植荷花者,恐怕就不会乐于投牡丹的票,中原地区遍植牡丹的地区,则一定会乐于投牡丹的票,如此以来,“一边倒”或者“不感冒”的投票倒置,就缺少了具有普遍性的民意。 

  反观上述新闻,就似乎带有儿戏性质。先发出的新闻是:此次投票已获得国家林草局的授权,而且推荐牡丹没有争议。接下来的“辟谣”款新闻则是:花协信息部负责人董燕17日向记者证实,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如先发出的新闻,既然“推荐牡丹没有争议”,那还有没有投票的必要?而后续的“辟谣”新闻则是,只是收集民情民意,自相矛盾,自打自脸,如此“乌龙”,首先就将国花评选活动,当成了一个小范围本协会的儿戏,而没有将国花评选活动当成一件法律规程之内的大事,如此评选,还有多少“含金量”? 

  其三,国花大事,到底适宜不适宜网络投票?报道中如是说:中国花卉协会(简称“中国花协”)日前向公众开放网络投票,征求将牡丹设为国花的社会意见。如前述,网络投票具有一定的民意功能,但并非全部民意。在这个连幼儿园孩童都可以网络投票选举“某某星”“某某好孩子”的当下,网络投票水份过大,人为操纵太过简单便捷,只要你肯下投票外的操纵功夫,那你任何评星评选活动的“金牌”就非你莫属。基于此,国花评选的网络投票活动,如果离开广泛的舆论宣传,离开广泛的民意基础,离开法律规定的严格严密程序,岂不是也很容易将国花评选活动跑偏? 

  因此说,国花评选活动,绝不是拍脑门工程,必先基于法律,必先基于广泛民意,还要考虑国人全体的“花情”。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票决“国花”是否儿戏?”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