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卫视》7月14日报道,某小区内一位住高层的大妈正准备从窗户往外扔垃圾,此时被一位小伙子发现,这位小伙子及时大吼一声“别扔了!”听到吼声,这位大妈赶忙将自己的垃圾收回去,避免了一次高空坠物的灾难。这位小伙子这一声“吼得好!它吼出了一个公民的责任与良心,吼出了一个公民的道德自觉。
近年来高空坠物事件时有发生,这其中固然有天灾的因素,比如大风挂掉窗户或者玻璃,刮掉阳台上晾晒的衣物等,但更多的则是人祸。传统语境下,很多人并没有养成一种好习惯,垃圾“随手一扔””似乎成了一些人的惯常做法,殊不知,这“随手一扔”却给他人造成伤害。据《北京晨报》2016年9月5日报道,家住北京通州次渠北里三区8号楼1单元的张女士称,9月1日晚在自家单元楼下被高空抛落的垃圾砸到,医生诊断为头外伤神经反应、软组织损伤。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张女士目前仍在输液治疗,医疗费已达4000多元。物业称,事发后就去楼内逐户排查,暂未发现垃圾是哪户居民所抛。律师表示,如查不清具体侵权人,楼上所有具有加害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都需担责任。一人高空抛垃圾,整个楼的居民尧共同承担责任,可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要制止高空抛物,一方面需要强化教育,教育公民遵守公序良俗,对高空乱扔垃圾的人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除了加强教育之外还要强化惩戒功能,对高空乱扔垃圾者进行处罚。当下,不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将受到处罚,对高空乱扔垃圾者更要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震慑力和威慑力,让一些人不敢轻易地造次,从而维护公序良俗。
从另一方面讲,公众的社会监督不可或缺。目前虽然多数小区都设有高空监控摄像头,但是高空业主抛物肇事之后,往往在取证方面遭遇种种困境,如果大家形成一种互相监督的氛围,看到不守规矩高空乱扔垃圾者及时“吼一声”,许多高空坠物造成的伤害就能避免。
高空乱抛垃圾绝非小事一桩,他不仅关乎公民的素质,更关乎法律责任。高空坠物一旦对他人造成伤害,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轻则要进行赔偿,重则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在我国《刑法》中有一项罪名叫“非故意伤害罪”,是指非故意对他人造成的伤害,高空坠物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要被判刑。当一个有素质的现代公民就要“爱管闲事”,当看到他人从高空抛撒垃圾时,就要像那位小伙子一样及时地“吼一声”。这个“吼一声”会及时制止各种灾难。这个“吼一声”一旦形成公民的道德自觉,高空抛物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这无疑给人们的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制止高空抛物应成为每个公民的道德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