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进教材、进课堂”当提速-中国讯息网

垃圾分类“进教材、进课堂”当提速

作者:刘天放 阅读量:12681693 发布时间:2019-07-10 09:22:00

         澎湃新闻报道,7月8日,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正式开课,垃圾分类课程今年成为爱心暑托班的“标配”课程。早上9:30,在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办班点内,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课开始了,讲课教师是来自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的科员倪佳洁。 

  课程中,倪佳洁通过互动问答、现场模拟垃圾分类等形式,科普为何要垃圾分类、垃圾不分类的危害在哪里,以及如何正确分类,并现场回答小朋友的提问,还邀请孩子到讲台上实地模拟垃圾分类,以贴近孩子的语言和方式,把垃圾分类讲得通俗易懂,使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此举只是在“爱心暑托班”开设的垃圾分类课程,范围有限。事实上,早在去年1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就下发《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要任务”中,就有“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材”,以及“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每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等要求 

  但从目前推进的速度看,“通知”中关于垃圾分类“进教材、进课堂”的规定,看似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过,据新华社报道,长春市日前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在更多公共机构、企业、居民小区设置分类垃圾箱,还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目前正在编制教材。而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生每天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积分排名,划出6学分作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分”,将每个学生垃圾分类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对垃圾分类在高校施行起到了明显效果。 

  而如何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使人们都把这件事由“被动”变“主动”,仅靠“爱心暑托班”显然不够。若想让更多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使其对现有的法规充分了解,为垃圾分类今后畅通无阻地推进,还要着眼于未来。那么,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并编制教材,使其“进教材、进课堂”,实乃一个可行且有效的办法。 

  可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的“通知”精神,为垃圾分类“进教材、进课堂”提速,已显得迫在眉睫。垃圾分类,本就是一个全方位的大工程,需要每个群体的积极参与。而就学校来说,这是育人的场所,从学校走出的学生,必将是今后垃圾分类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由此,垃圾分类“进教材、进课堂”当提速,如此才能“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垃圾分类“进教材、进课堂”当提速”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