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假冒消防员,短视频平台得当好“灭火者”-中国讯息网

面对假冒消防员,短视频平台得当好“灭火者”

作者:严奇 阅读量:11310858 发布时间:2019-07-10 09:18:57

    7月9日上午,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中国消防 发布公告称,近期,某短视频平台个别账号伪装成消防员,要求大家转账发红包,给消防员买水、买药做公益,这些均为骗子诈骗行为。

  不法分子伪装成消防员圈钱,既是将国家给予消防员的福利待遇视如无物,又是将消防员的无私奉献视如敝屣,更是将群众对消防员的爱戴和尊重视如草芥。面对对于如此恶劣的行为,任何单位或企业都不能熟视无睹,短视频平台必须有所作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任何一个媒体领域若想健康发展,都不能离开奉公守法的运营环境。无论不法分子所使用平台和目的如何,冒用消防员的身份骗钱都必须得到严厉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短视频行业迅猛发展,其用户数已超过2.42亿元。在庞大的用户群之下,总有个别人心存侥幸,搬运几个视频,上传几个图标,编造几个故事,在海量的视频流下,利用群众对消防员的信任和爱护,欺骗群众上钩。面对此类现象,仅仅依靠用户举报,警方侦查是远远不够的,短视频平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基于短视频平台的诈骗形式与传统的“广撒网、多捕鱼”不一样,他们恐怕还会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分发算法,将自己制作的消防相关视频推送出去,进而精准查找对消防事业感兴趣的“易骗用户”。虽然,大多数短视频平台都建立了实名认证的机制,可面对狡猾的诈骗分子,还是提高技术防范水平。 

  例如,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有伪装成消防部门头像的用户进行重点筛查,或禁止使用可能涉及国家公职部门形象的内容做私人头像;例如,利用好视频分析技术,对于个人转载发布非原创的涉及消防事业的视频内容,进行重点关注,避免假冒身份;例如,加强宣传和引导,对于有消防标签的短视频内容,加注防诈骗提示,告诫消费者。 

  消防员的牺牲不需要小钱小利同情,任何被欲望熏黑双眼的人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打击和惩处。短视频平台有责任加强技术的评估与处理,避免假消防员的二次出现。

责任编辑:10006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面对假冒消防员,短视频平台得当好“灭火者””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