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财案在财政纪律与政治承诺间平衡-中国讯息网

马国财案在财政纪律与政治承诺间平衡

作者:郑荣信 阅读量:5937 发布时间:2024-11-09 09:21:02

马来西亚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代表团结政府,于10月18日在国会提呈上任以来的第三份财政预算案,“津贴”和“税收”相关字眼贯穿讲稿,分别出现逾40次和30次。

预算案的目标是平衡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利用盈余偿还债务,并负责任地管理赤字。面对日益增长的债务和财政赤字,团结政府被迫在经济紧缩与兑现选举承诺之间做出艰难取舍,面对财政现实与政治正确的双重约束。增加税收和减少津贴都宛如打开潘朵拉的盒子,这份财案在哪些方面打开盒子,又有哪些盒子尚未打开,值得探讨。

在分析财政预算案时,除了关注数据,定性因素同样重要。在宏观经济方面,低迷已久的令吉汇率一洗颓势,从今年在1美元兑约4.80令吉的低位,一度挺而走强至1美元兑约4.11令吉,成为表现最佳的亚洲货币之一,俨然成了团结政府的及时雨。国家银行自去年5月加息0.25个百分点后,连续八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这将使它有更多弹药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

在金融市场方面,今年马国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售股(IPO)的公司达39家,无论在筹集的金额还是数量都超越去年同期。安华在提呈财案时也提到,富时吉隆坡综合指数(FBMKLCI)除了再次突破1600点以外,总市值也达到2万亿令吉,凸显投资者信心有所回升。就政治氛围而言,国内可说大局已定,再加上沙巴州选最迟将在明年12月举行。因此在调整政策方面,目前政府还有较长的时间以及较大的空间回旋。

被打开和未打开的潘朵拉盒子

从改革角度看,补贴改革成为重中之重。过去的广泛补贴政策让富人和特定行业受益过多,导致国家资源严重浪费。政府认识到补贴“漏出”的问题,计划通过更针对性方法,确保补贴能真正帮助有需要的社会群体。这一措施展示政府通过削减债务和优化财政支出的决心,以此恢复马国的财政可持续性。

在预算案中,团结政府宣布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的覆盖范围,对进口高端产品(如三文鱼和牛油果)征收销售税,同时免除基本食品的税负。服务税的范围也将扩大至以费用为基础的商业服务。然而,未来还会有哪些物品和服务被纳入征税范围,仍有待观察。

政府还宣布逐步取消一揽子津贴(blanket subsidies),转而推行有针对性的汽油津贴政策。这项改革对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起到显著作用。例如,燃油补贴、鸡肉价格补贴的调整,目标是让富裕阶层无法再从中获益,同时保障低收入群体的需求。这将减少财政损失,并将资金用于更重要的公共服务。

然而,如何定义和区分富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挑战,毕竟所涵盖的范畴比去年调整柴油津贴更为广泛。举例而言,团结政府一员的亚依淡区国会议员魏家祥提出,采用收入超过1万3295令吉来定义,对一些夫妇都是公务员或教师的家庭来说,可能不公平。如何确保针对性津贴的透明和公正性,对团结政府来说肯定是棘手的问题。去年宣布的奢侈税迄今还未有推行的细节。

另一方面,尽管预算案提出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但公务员体系的全面改革尚未启动。公务员系统庞大,涉及巨额公共支出。这类改革虽然可以大幅减少政府开支,但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可能面临阻力和争议。马国约有160万公务员,占劳动人口近10%。这个数字还未把已经退休并领取退休金的90万退休公务员纳入。这250万的群体向来是执政联盟持续执政而必须力争的票仓,因此要打开这个潘朵拉盒子俨然是政治禁忌。

预算案也未对资本市场税收进行全面改革,尽管有呼声要求对股市交易征收更多税。由于股市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对此保持谨慎。未来如果推行,将面临企业界和投资者的强烈反应。继2022年提高股票交易的印花税后,团结政府今年只针对股息税,即股息收入超过10万令吉的数额征收2%税,受影响群体肯定是富人,对低收入群体毫无影响。任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税收,都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和融资活动,因此,团结政府不去触及股票交易资本利得税,就避免打开另一个潘朵拉盒子。

去年,我在分析2024年财政预算案的《马国财案有什么盲区?》(2023年10月19日《联合早报 ·言论》)一文中强调,财政纪律至关重要,即政府必须注重长远经济的可持续性,而不是迎合短期利益。新的财案再次表明,财政纪律是政府政策的核心,长远的经济健康依然是首要考虑因素。

团结政府正处于两届大选(两年前的全国大选和最迟须在2028年2月举行下一届大选)的中间点,拥有充足的时间和财政空间进行调整。财政紧缩与政治承诺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须要考虑的是优先顺序,先把经济发展好,人民的支持将随之而来。在下一届大选临近时才贸然加税和减津贴,将面临失去民意的风险。因此,在财政纪律方面,长痛不如短痛。永远没有最佳的时机,若不在此时,更待何时?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马国财案在财政纪律与政治承诺间平衡”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