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几个人有改变世界的机会和能力,但改变自己的人生甚至只是满足他人的味蕾,都是一种像制作纳米晶片那样微观的艺术,值得用心经营,付出热情。
过去一周的台北国际电脑展或许有非凡的意义。与人工智能(AI)这一世界潮流密切相关的国际科技大厂领军人物齐齐亮相,英伟达、超微(AMD)、英特尔、高通、美超微(Supermicro)、亚马逊、谷歌等等,台湾科技业者上新闻更不用说,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指向未来的新世界。
这些报道和评论取向并不夸张。比所有国际大厂高层抢先抵达台湾好几天的英伟达创办人黄仁勋的言行很能说明一切。他让93岁的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和一群台湾科技业老板跟着他一起逛夜市,仿佛号令天下的武林盟主。这些大老板每个都在科技业独当一面,有些甚至因为业务竞争等关系,平时王不见王,却都乖乖地一起坐在狭窄的店里,吃一桌4000元新台币的饭,聆听黄仁勋对未来的发展与布局,如何建立下个世代的科技产业。英伟达此前与今后给这些厂商下的订单真的很大。
英伟达一直能领先世界AI晶片生产,除了因为黄仁勋数十年不怕失败的坚持与大胆的创意和远见,也包括和台湾厂商密切的合作关系。他能让步履略显蹒跚的张忠谋陪着走夜市,代表的不仅是两人的关系,更是整个台湾科技业不敢轻忽英伟达实力的见证。
黄仁勋在台期间,英伟达在纽约的股价冲破3万亿美元市值,是最有价值的半导体公司。去年全球10大半导体厂的利润,英伟达独占四成,难免引起对手的强势挑战,黄仁勋的夜市行程无疑是另类搏感情与抢占生产线的举动。
过去几年随着中美博弈深化,大陆科技业台商纷纷回流建厂,一度从北到南大兴土木,正好碰上英伟达主导的AI浪潮崛起,很多企业股价都创新高。连脚踏车品牌捷安特也回流台湾,在英伟达协助下建了第一条全机器人生产线。因为AI已是地缘政治关键武器,英伟达和其他国际科技业者受制于美国禁令,必须抢攻台湾有限的生产线,而台积电在美、日、德等地扩厂,也是为了因应繁忙的需求。AI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竞争激烈,任何科技公司在步伐上稍有不慎,轻则失去阵地,重则粉身碎骨。
英伟达与台积电都因为技术的卓越尖端,被美国视为必须掌握的武器。黄仁勋今年2月在迪拜的世界政府峰会上提出主权AI的概念,因为能力越来越强大的AI数据系统,不仅将具有一个国家的文化、社会、知识和历史等等数据,也将诞生由此产生的理念与见解,所以不管是为了安全还是文化,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AI产品,建立自己的主权AI。
黄仁勋多年来研发和鼓吹的便是对未来时代的“界定技术”。这次电脑展之后的数年间,全球科技产品进入新局面,改变人类生活还在其次,对军事应用的改变,更将决定国家之间的和平与战争。这是人们必须关注这次电脑展的主要原因。
这股AI巨浪涌现在台湾,除了天时(中美博弈)地利(台湾科技岛的完整产业链)人和(几个主要AI厂商都与台湾有关系),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力耕”。力耕是指这一似乎突如其来的爆发,其实就像诸葛亮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黄仁勋创业30年,一直追求更高的运算速度改变世界,即便走在破产边缘也不放弃。台积电创办30几年,更是为台湾积累了世界最完整的科技产业链和人才库,包括竞争对手;在有竞争的环境下,各家厂商不断追求卓越,台积电也建立了世界第一的先进制程,终于来到历史转捩点。
无论是黄仁勋这类企业家还是台积电这类企业,长期持续的耕耘,靠的是创业家追求成功的精神,科学家坚持卓越的毅力,探险家寻找未知的勇气,以及有效的管理。他们在成功背后都有无数不足为外人道的挫折,就像夜市摊贩手上的伤疤。
黄仁勋带领一众科技企业家走夜市,其实是非常值得解读的画面。在最讲究干净无尘的工作间用科技改变世界的人,在最讲究手工与食材却脏乱的摊贩环境之中寻找快乐,仿佛是天与地的落差。然而两群人无疑具有共同点。很多摊贩一做几十年甚至传两三代人,须要的也是专注、研发、恒心与认真。饮食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痴缠味蕾,诱发念想。台湾的科技与夜市同样闻名,背后的精神正是用心与用力耕耘。
文明的改变与霸权的转移往往与科技相关,但也不是瞬间的事,背后总有许多人静水流深所带来的量变到质变。黄仁勋之前在对斯坦福大学生演讲时强调,希望今日大学生有更多的痛苦与苦难(pain and suffer),因为卓越来自具备韧性的人格,那不是聪明人能塑造的,而是受挫的人才能塑造。
没有几个人有改变世界的机会和能力,但改变自己的人生甚至只是满足他人的味蕾,都是一种像制作纳米晶片那样微观的艺术,值得用心经营,付出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