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在各平台已被和谐,所以只能在本新闻网发布)
最近国内有个词很火,就是“**三代”。比较出名的就是“银三代”、“税三代”、“快递员三代”、“农三代”,其中前两者今年陆续火起来的,后面两者前几年火起来的。
而这些三代都是什么意思的?根据媒体报道和网上的案例,卦哥家发现网友对那些父辈和爷辈都在从事对一个行业,然后自己这一辈也从事这个行业的称为“三代”。
比如五一那天比较火的舆情就是上海的女网友自称一家三代都在税务工作,并要继续传承下去,然后网友说这是岗位世袭。
还有之前的一个,一个小孩子说自己长大要当行长,继承家里长辈的产业,说父亲和爷爷以及外公都是行长,银行是他们家的。这就是银行的“银三代”。
类似这些形式,在这些年陆续都有出现,还有烟草三代和电力三代等等,网友们质疑这些是“世袭岗位”,经常引起网上和社会上的争议。
最近在中国最火的一个电视剧,对于“三代”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演绎,更是推动社会关注这个群体并深入挖掘素材。已经更新完结的《城中之城》,自从上映开始就持续火爆,在短视频平台搜索量持续保持高位。卦哥家也追完了这部剧,很难得的好剧啊。
《城中之城》这部剧中,主要演的是中年成功人士在银行和资本运作的勾心斗角,而全剧中最让观众关注的不是主角们,而是程家元这个角色。
程家元,就是一个银行的实习生,他总是背后吐槽领导,也没啥追求目标,就想躺平。但他的父亲是副行长,他的爷爷是银行第一任副行长。也许是巧合,安徽在上个月刚好爆出了一个小孩在学校炫耀自己要继承家产,因为他爸爸、妈妈、爷爷都是银行行长。
创作往往来自生活,再次验证了这句话。
在中国,其实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不仅是金融系统和烟草以及电力这些,在事业单位和基层的政治体系也普遍存在。一二线城市,很多职位可能靠公考,但基层的四五线以及乡镇,并没那么严格。
根据北京大学的关于基层模式的一篇学术论文,其中对县级这个基层进行了调查研究,“政治家族”普遍存在。北大的研究对过去十几年的数据进行研究证明,长期的家族式进行基层的权利垄断,导致社会出现固化现象,最底层的出身人才很难有出头之日。其中还分为大家族和小家族,就是一个家族大官多就是大家族,大官少就是小家族,小家族到大家族需要几代人才行。
根据北大专业的研究,卦哥家发现这个模式的垄断性是普遍存在,不管是联姻还是系统内动用关系进行提拔,最终成为类似“世袭”模式。
其实对于这个现象,我们拿浙江地区为例。浙江地区因为历史以来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财富比较富足,所以民间普遍都会让子女从政。因为地区财富比较占优势,所以很少有独生子女,一个家族基本会让一半后代考公从政,另一半后代从商搞钱或从事金融。所以浙江系出去的官员,不管明清还是当代都很少有腐败问题,本身家族有钱;另外娶妻和嫁人也会首选体系内的。
再往历史前面看,在更早的朝代,把家族这样的官商模式成为世家。世家也分为不同类别,根据权利的来源确定,但模式基本都是封建的统治模式,突出在对经济的垄断和政治的影响力。但在每次的历史大动荡时期,世家就会被当作门阀,被造反的人们攻之。
我是喜欢研究历史,特别是三国都看很多遍,还有近代的明清历史也爱看,从历史演变来看世家门阀们的的这种模式,往往普遍导致社会向上的流动性终止,社会阶层会越来越定型。每次随着一个时代的开始,财富和权利越来越会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一个朝代的体系就逐渐的固化,国家的发展活力失去底层的人才注入,逐渐导致改革无法推行,好的新政也推行不下去。
历史中著名的几次变法,卦哥家就发现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比如商鞅、文天祥、谭嗣同这些知名的,他们都是打破既有体系的人,想促进一个政治体系重启活力。商鞅成功了,后几代人的施行促成了秦国一统;但后面两位都失败告终,无不是被现有大家族的世家阻碍。
手有权利和经济命脉,很容易可以积累财富,通过提前获知的消息让家族的其他人在商业上搞钱。包括现在,炒股炒的不就是消息,在A股靠技术面卦哥没发现一个赚钱的,靠消息的可以提前布局和提前卖出收手。通过损害普通人的利益,很容易可以积累财富。
还有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出现家族式的权利空间,有能力的人未必可以升上去,长此下去是干事的人没回报但有家族支持的人越来越升。长期下去,就是和历史上一样,好的政策实施下去很难,也会拖拖拉拉降低行政成本和时间。
好在现在我们只是刚刚出现这样的苗头,最近中国社会的议论声音很大,相信对于这样的现象肯定会处理。如果有一天,当代中国出现大面积世家化,是挺可怕的。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回农村,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去四五线小城市发展,卦哥家相信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仅仅的钱的多少和大城市诱惑多大。而是年轻人想要的是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努力可以看到回报的地方,而这些只有在大城市才能获得。毕竟在市场化普及的大城市,你敢有违市场规则,那年轻人就整顿职场或市场。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很严峻,大城市都压力大了,相信基层的县和乡镇也好过不到哪里去。过去十几年大手大脚花钱习惯了,现在财政压力大,乡镇们要认清自己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让年轻人把财富带回去。
基层的家族式权利模式发展有些扩大,这样的趋势不应该任其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不好的当下。生育率越来越低,以后年轻人变少是趋势,发达经济体可是有案例的,日子过的好人们不会生育。除非让人们在过苦日子,这样奋斗的时间少了,没事干就可以去生娃,但过惯好日子的人们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