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我站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波托马克河(Potomac River)和华盛顿水道之间的潮汐湖(Tidal Basin)畔,看矮墩墩(Stumpy)挺过它的最后一个春天。
矮墩墩是一株樱花,从杰弗逊纪念堂出来,沿着潮汐湖顺时针走大概一分钟,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与附近成排栽种的其他樱花不同,矮墩墩只剩下半截树干,孤零零地站在这个人工湖畔。
矮墩墩在潮汐湖畔所处的位置,因为多年来的海平面上升和陆地沉降,每天会有两次泡在海水里。樱花树的根部每天都浸泡在海水里,对树木的生长当然没有好处。它的树干已经被时间掏空,也没有剩下多少树皮,几乎已经完全失去生机。
只有那半截树桩顶部伸展出去的树枝,还有上百朵樱花在今年的春风里努力地绽放。
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杰弗逊纪念堂两座高大的标志建筑映衬下,矮墩墩仿佛是一株来自东方的盆景,它以独特的坚强与韧性,吸引了众多的粉丝。
为了治理潮汐湖畔的淹水问题,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在今年入夏后展开海堤整修工程。届时会有上百棵樱花树受影响,其中就包括矮墩墩。
矮墩墩的树龄不长,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估计,它在潮汐湖畔只伫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相比起其他樱花树,比如1912年时任东京市长尾崎行雄为强化日美关系向华盛顿特区所赠送、目前依旧存活的超过百年樱花树,它真的是个小弟弟。
矮墩墩是在冠病疫情暴发的2020年得到人们的关注,并很快就以独特的生长姿态引起人们的共鸣: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报以最灿烂的花朵。
以今年春天来说,矮墩墩虽然面对着被砍伐的命运,但它仍旧以满树绽放的花朵,迎接与它告别的人群。
在我到访潮汐湖畔那几天,有人在树墩前放下卡片与鲜花,甚至是一整瓶的威士忌;也有不少人排队与矮墩墩合影,以至于管理局最后得用栏杆将其围上,避免人们冒险踏入已沉降的区域。
不少人请愿,希望当局将矮墩墩移到他处,整修工程结束后再移回潮汐湖畔栽种。不过育木师已经评估这是不可能的任务。
移种树木本来就非常艰巨。以矮墩墩目前的状态来说,它的主干已经完全被掏空,能够生存下来是奇迹,更何况长期泡在海水里的根部,能不能完整地挖出来更是未知数。因此矮墩墩最终的命运,将同潮汐湖畔其他树木一样,在砍伐后打碎成木屑,成为保护其他树木根部的覆盖物。
久而久之,矮墩墩也会和飘落的樱花花瓣一样,在雨水和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化成植物的养料。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尤其能够引起我的共鸣。
不过当局已经安排好对矮墩墩进行无性繁殖,未来的潮汐湖畔,将还会有矮墩墩的后代站岗。
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机会再次回到潮汐湖畔赏樱。但我知道的是,如果真有那一天,重生之后矮墩墩会继续发扬坚韧的精神,在潮汐湖畔短暂的春风中努力地绽放,迎接游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