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或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就看你怎么用它。
前阵子发生的两件事情,让我看到社媒可救命,也可撒盐在伤口上。
一名40多岁的技师患上急性肝衰竭,家人的肝脏都不适合,急需好心人捐肝救命。家人在社媒上求救,大家也帮忙把求肝的脸书帖文转发。过了几天捎来好消息——三名素未谋面的好心人挺身而出愿意捐肝。无奈经过检验,他们的肝脏并不适合。后来事件经过媒体报道,愿意捐肝者达到59人,他们救人的义举令人感动。最后,技师等不到肝,走了。这名技师,是我亲人的朋友。
另一名50多岁的朋友,傍晚驾车回家途中突然脑出血中风,汽车在路上左右摇摆,与旁边的车辆发生擦撞。这一幕被行驶在他后面另一辆汽车的行车记录器拍了下来,放上社媒,短时间内就累积1万个点击,以及上百个留言。
大多数的留言很刻薄,例如“一定是酒驾”“这么high,一定是吸毒”“不知道是怎么考到驾照的?”等等。事主的家人不得不在留言区说:“我是当事人的家人,他脑中风,被紧急送院治疗,请大家考虑我们的感受。”
单凭表面或片面信息,没有慎思明辨就乱下定论,似乎是社媒普遍的现象,在博眼球的当儿,也对当事人及他们的家人造成伤害。
颠覆全球的人工智能(AI)也是一样,正面或负面,取决于你的心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将影响全球近40%的工作。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你的工作可能彻底消失,但AI也可能提升你的工作,使你有更高的生产力,收入可能因此上调。”
AI有点可怕,但是个重大的机遇。与其负面看待AI,不如换个心态,聚焦在你要它成为怎么样的机器人,学习与它共处,让它赋予你能力。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在给我的同事讲课时说:“我们必须走出传统实践与理论的窠臼所营造的舒适区,去直面那些陌生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与变数。”
看到一篇报道,科学家发现,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步氏巨猿之所以灭绝,是因为它们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要灭亡或被淘汰,就要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