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人口寒冬-中国讯息网

意大利的人口寒冬

作者:郑杰忆 阅读量:8015 发布时间:2024-01-11 14:00:35

意大利少子化并非年轻人排斥生子,根据统计局的调查,46%的意大利人希望有两个孩子,22%希望有三个小孩或更多,但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落实。

“请多生一点意大利人,不能指望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世界首富马斯克(Elon Musk)上个月中在意大利兄弟党(FdI)举办的活动上“催生”。这不是他第一次关注到意大利低迷的出生率,2022年的新生儿降到40万人以下时,马斯克在X(前推特)上发文:“意大利人正在消失中。”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迎来婴儿潮,1964年有超过百万的新生儿,平均每个女性生育2.7个孩子。美国生物学家埃利希(Paul Ehrlich)在1968年发表的《人口炸弹》(The Population Bomb)一书中预测,到了20世纪末全球人口过多将引发饥荒、传染病。联合国的人口发展国际会议在1974年第一次召开时,全球人口已经达到40亿,西方国家纷纷呼吁必须施行家庭计划以控制人口暴增。

半个世纪过去,现在意大利担忧的是少子化、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媒体形容这犹如“人口寒冬”。随着婴儿潮逐渐老死,每千人的出生率下滑到6.7人,平均每个女性生育1.24个孩子,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门槛。陷入人口负增长的意大利现在约有5900万人,到2070年可能降到4800万人。智库安布罗赛第(Ambrosetti)推估,若当前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趋势没有逆转,意大利人将在300年后消失。近20年来,意大利出生率履创新低,在2000年每千人有10名新生儿,2014年有八名,到了2022年再下滑到七名,生儿育女再度从个人抉择演变为集体议题和社会危机。

催生政策成果待观察

提高生育率是极右派意大利兄弟党的主要政策,该党参议员门努尼(Lavinia Mennuni)说:“我的母亲总是告诉我,你有机会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你永远不能忘记,你的第一志向必须是成为一名母亲。”这番言论却被批评是让女性退回传统角色,忽略低生育率的现代社会结构问题,并把生育的责任推给女性,而不是男女共同承担。

意大利兄弟党认为,传统家庭与母亲角色式微造成了少子化,越来越多女性宁愿选择职业成就而不是当妈妈。该党创办人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竞选场合经常把“我是个母亲”挂在嘴边,并积极参与宣扬家庭、拥护生命和反堕胎的活动。她在2022年底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总理后,没有忘记鼓励女性生儿育女,调低尿布、奶粉和婴儿车的增值税,生二胎以上的女性得以减轻税负,第二胎上幼儿园免费、提高生第三胎的育儿补助等。

调低尿布和奶粉增值税的成果不彰,施行一年后取消,免费幼儿园政策并未落实,其他政策能否催生仍有待观察。但统计局资料显示,2023上半年度的出生人数比前一年同期减少了3500人,显示意大利的人口寒冬尚未转暖。

问题在就业环境和社会福利网

很多意大利人的传统思维,仍停留在小孩上小学前,应该留在家由妈妈照顾,公立托儿所、幼儿园不够普遍,大部分小学也只上半天课,假设有妈妈接他们下课或在家等候。约两成女性在生第一胎后的一年内辞去工作。

宣扬母职伟大的道德劝说,很难打动现代女性的心,女性回归家庭也未必多子多孙,必须在职业和母职之间抉择也是谬误的二分法,问题在于就业环境和社会福利网。东北部波尔札诺的女性就职率超过七成,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五成。由于公家幼儿园普及、完善的医疗和社会服务网、协助青年首次购屋,每个小孩每月有200欧元的育婴费直到三周岁,波尔札诺的女性生育率为1.72,高于全国平均的1.24。相较之下,南意女性的就业率低于五成,生育率也偏低,最低的萨丁尼亚岛仅有0.95。

女性就业有助于发挥个人潜能,促进两性平权之外,也挹注经济成长、增加税收,让政府有更多财源和意愿投入育婴社会政策。意大利少子化并非年轻人排斥生子,根据统计局的调查,46%的意大利人希望有两个孩子,22%希望有三个小孩或更多,但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落实。

年轻人因低薪无力负担购屋或租屋支出,女性平均在29岁离开原生家庭,男性更延后到31岁,一些人戏称,“与父母同住是最好的避孕措施”。立业成家晚,女性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龄为32.4岁,生得晚,也较难生育较多孩子。若工作和生活上有突发难题暂时延后生产,一拖延,错过最佳生育时机后,结果是选择不生。有120万名年龄介于18岁到34岁的意大利年轻人选择到国外就学工作,追求更好的职业生涯,许多人远离家乡后,更有孕育新生命的意愿。

梅洛尼说:“孩子是建立未来的第一块基石。”生养儿女代表生命延续,是对未来最大的承诺,但不确定性让意大利人不敢轻许承诺。2020年因冠病疫情封锁在家无处可去时,有人揣测这可能带来另一波婴儿潮,事实却是相反,2020年到2022年的新生儿人数持续下探。疫情、俄乌战争爆发、中东动荡,还有日益严峻的极端气候,让许多年轻人对未来悲观,无法相信明天会更好,激进的环保团体自称是“最后一代”。

寄望传统家庭促生育恐缘木求鱼

然而,就算生育率有所回升,一时之间也无法解决数十年来少子化衍生的问题。为了缓解迫在眉睫的劳动力短缺、养老年金入不敷出、医疗体系的沉重负担,人口学家建议必须引进移民,但梅洛尼并不欢迎移民。

梅洛尼强力鼓吹家庭观念,但她鼓励的是传统家庭,即便她自己是未婚生子,仅和伴侣同居,并在去年底分手。随着女权高涨,2022年超过四成的新生儿来自没有婚姻关系的新式家庭。随着性别平权的观念不断突破,也有不少同性结合的“彩虹家庭”;但梅洛尼上任后,地方法院取消了33名女同性恋的母亲身份,因为她们并非“生母”。

马斯克抱着他的孩子站上意大利兄弟党的舞台,呼吁意大利人多生养。会后,梅洛尼在总理府接见这位她称为天才的企业家。有11个孩子的马斯克是催生的最佳代言人,他的好几个孩子是由代理孕母所生,但梅洛尼反对代孕,她的政党试图立法,视代孕为“普世罪行”——即使是在国外进行,在意大利仍可被判处三个月到两年的徒刑,并课以60万到100万欧元的罚款。代孕涉及许多伦理问题,必须仔细斟酌,但梅洛尼称“孩子不像是可以在超市选购的商品”,几乎完全封锁了理性讨论的空间。

科技日新月异,社会也迅速演变,必须以更宽广的角度思索政策,寄望返回传统家庭和宣扬母职角色能够鼓励生育,恐怕是缘木求鱼。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意大利的人口寒冬”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