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鹰嘴豆泥说起-中国讯息网

从鹰嘴豆泥说起

作者:黄佩玲 阅读量:5320 发布时间:2023-11-12 17:54:48

第一次尝到鹰嘴豆泥(Hummus)的美味,是在柏林萨维尼区一家由一对埃及男女经营、主打中东街头小吃的餐厅。不算有卖相的它吃下去是糊糊的口感,看似奶油却又不是,当中混合了中东香料与橄榄油,还有一丝丝柠檬与芝麻味。

老实说,我这吃惯中餐料理的味蕾,向来对鹰嘴豆没多大好感,而且相当陌生,最多是在沙拉台上见过它,但几乎不会选择把它放到盘上。或许之前我就曾吃过鹰嘴豆泥,只是未能留下印象。结果,在散发着多元文化氛围和移民众多的柏林街头吃到这糊状食物,一切显得对味。旅行结束后,我开始在新加坡走访希腊、土耳其与中东餐厅,回味鹰嘴豆泥的同时,继续认识在我舒适圈以外的料理。

近日,鹰嘴豆泥很不幸地被扯进“战火”中。总是语出惊人的马斯克开了一个不好笑的玩笑。在美国播客主持人乔·罗根的节目上,马斯克把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哈马斯(Hamas),改称为读音接近的“Hummus”,甚至建议用切断鹰嘴豆供应作为停火方案。如此失了分寸的“笑话”,自然让尽惹争议的马斯克又被网民痛批一轮。

不过,过去多年来,鹰嘴豆泥确实不时引起不同中东国家与地区为它“开战”,争夺谁才是这个地中海地区黎凡特传统美食的正宗发源地。例如在2008年,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爆发了一场“鹰嘴豆泥之战”,黎巴嫩商人指责以色列偷走他们的“国菜”,擅自把鹰嘴豆泥虚假宣传为以色列菜肴,侗言要把以色列告上国际法庭,阻止以色列人继续将鹰嘴豆泥占为己有。

官司最后不了了之。不过,黎巴嫩在2010年制作了超过1万公斤的鹰嘴豆泥,创下健力士世界纪录,试图以此宣夺对鹰嘴豆泥的“主权”。两年后,澳大利亚电影人格拉汉姆因对鹰嘴豆泥情有独钟,制作了名为“Make Hummus Not War”《要鹰嘴豆泥不要战争》的纪录片,探讨这道惹争议但同时备受喜爱的菜肴,是否可成为化解纠纷、成为中东地区取得和平的元素。格拉汉姆说,他想借影片传达的信息是“我们之间的共同点大于我们的分歧”。

Kanaan是另一家在柏林的中东餐厅,由两名分别来自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男子所创立;餐厅主张让食客在同一空间里尝到以巴两地的美味菜肴,以具体形式说明,以巴之间取得共存与和平并非超乎想象。这次战争爆发后,餐厅创办人没有撕破脸或选边站,而是继续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来自不同背景的两人,如何在建立深厚友谊的过程中发现,其实两人的故事比他们所以为的相似。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从鹰嘴豆泥说起”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