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好比藏在地下的水管和电缆,平日若不加维护,年久失修必后患无穷,因此,社会基础工程须要打得稳固,弱势群体需要大家给予实质的援助。
台湾环境保护署自2017年3月中推行“卫生纸丢马桶”政策,六年来似乎绩效有限。
根据当年的报道,当地政府鼓励民众把卫生纸一律丢入马桶。虽然监管当局不强制住家和私人场域遵守,全台受列管的7万8000余座公厕必须配合新政推出相应措施,包括张贴“卫生纸请丢马桶”的提醒标示、厕间提供可溶解卫生纸,以及在马桶旁改设小型加盖垃圾桶等。
最近到暌违四年的台湾度个小假。在台北、台中和嘉义,发现从所入住的旅店,到所游览的景点、光顾的餐馆和商场,几乎百分之八十使用的厕所,张贴的却不是“卫生纸请丢马桶”的提醒标示,而是意思正好相反的“不要将卫生纸丢进马桶”。唯一没有如此明文规定的是台北的旅店。
虽然这只是本人所到之处的体验,还是不禁疑惑,是当地污水处理这类基础设施没充分改善,或是政策不到位?
像污水地下道设施这一类能惠及全民的基础工程,确实难以在三五年内完成,而人们多年来养成的用厕习惯,也不是说改就能改。台湾在这方面显然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新加坡独立后也是经过多年努力建设,才得以实现家家户户具备完善可靠的排污系统。建屋发展局在为1997年及更早兴建的组屋进行家居改进工程时,也把更换老旧排污管列为必要项目,确保这类基础设施保持良好功能。
给予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靠的是政府的远见与执行力。不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自然不能停留在完善硬件设施而已,如今我们有更大的迫切性把另一种基础工程提升到更高的阶段。
我们不只希望国富,更希望民也富。人民共同富裕是理想境界,现实是总有人基于各种因素,在人生旅途中或是输在起跑点上,或是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步伐而中途掉队。如果国家富裕,但财富分配不均,社会阶级出现鸿沟的可能性便加大。
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好比藏在地下的水管和电缆,尽管就在大家四周,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分子,却不易被看见。同样就像水管平日若不加维护,年久失修必后患无穷,因此,社会基础工程须要打得稳固,弱势群体需要大家给予实质的援助。
报告便指出,在为人提供更多机会、更多保障时,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承担更多集体责任。换句话说,不仅是政府做得更多,企业、社区团体、家庭和个人也要尽一分力,扶助其他人,确保国家世代保持强大团结。
扶贫济困,接济落在后头的同胞,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得益最多的个人和企业尤其责无旁贷。
至于接济的内容是什么,则因时制宜。
往后,政府准备通过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是其中一个措施。如果弱势家庭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存钱购屋或维持就业,政府便会给予额外支援,提供更多或更长期的经济补贴,让他们更具向上提升的能力和动力。
社会基础工程的更新与升级,是一项像铺设阴沟排污系统般的长期规划,不是三五年便会见效。不过,只要民间力量获得积极动员,大家雪中送炭,发挥乐善好施的精神,互相扶持,相信整个社会将能缩小贫富差距,人民均享国家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