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甘马挽也即将举行国席补选,迎战伊党的估计也会是巫统,国盟会派出重量级人马上阵。之前盛传伊党打算派出马哈迪上阵甘马挽,国盟在柏朗埃补选败北后,会对这个部署更感兴趣,增加传闻坐实的概率。
在甫落幕的马来西亚彭亨州补选中,代表团结政府捍卫原席的巫统,以2949张多数票守住了柏朗埃州议席。柏朗埃在1986年创建以来,一直都是巫统的强区,在马国政治史上反风最盛的五年里,即1990年、1999年、2008年、2018年和2022年,他们都能顺利击退对手。这意味着国阵在此地的基本盘极为稳固,再加上补选开打之后,国盟的选情一直处于下风,所以此次的补选成绩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既然柏朗埃补选从一开始就是巫统囊中物,而且是彭亨42个州席中选民人数倒数第五的小选区,何以马国政坛会如此看重这场补选?其一,柏朗埃被沙白、联增、古艾、直凉,以及森美兰州真奈等五个州席环绕,除了联增是伊斯兰党的据点,其余皆由巫统和行动党掌握。换句话说,团结政府是以围堵之势强守柏朗埃,巫统若在这里有任何闪失,巫统主席兼副首相阿末扎希与在彭亨的心腹,即巫统州主席旺罗斯迪都很难向团结政府和巫统基层交待。
其二,内贸部长的职务从原任部长沙拉胡丁逝世后,悬空已有三个月,再加上团结政府已经历数场选举、民联阵(MUDA)撤出支持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首相安华确实急须透过改组内阁,来重新调整团结政府内的党派平衡。团结政府将在10月13日向国会提呈2024年财政预算案,预算案公布前后两周内都是安华改组内阁的最佳时机。所以作为最接近财政预算案提呈日的柏朗埃补选的成绩,将决定巫统能否得到他们想要的官职。
第三,尽管柔州双补选的成绩已说明国盟的“绿潮”有放缓迹象,但这两个席位毕竟都是由诚信党出征,再加上柏朗埃拥有三个马来垦殖区,所以补选能进一步检测巫统在六州选举后的马来支持率。若巫统败选,或仅以微差票数胜选,这三点可能会将彭亨推向国盟主席慕尤丁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即国阵议员的跳槽与州政权的替换。不过好消息是,巫统最终以大胜姿态凯旋,意味着阿末扎希可暂时远离这些烦恼。
对,这是暂时的。首先,柏朗埃三个以马来垦殖民为主的投票区,国盟已经攻下两个,这些投票区向来都是巫统的票仓,但国盟在这三个投票区的总得票比国阵多118张。另外,国盟在这里的马来支持率高达46.8%,仅比国阵稍少5.3个百分点。与2022年州选相比,国盟的马来支持率见长了14个百分点,在总得票方面也增加11.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巫统在结合希盟的选票后,得票仅微增3.5个百分点,而这些还是因为94%的华裔选民投选国阵的成果。
国阵希盟结盟正面效应产生
所以,尽管国阵成功守住柏朗埃,坏消息却是,巫统在此地的马来支持率,和其他马来选区一样面临显著的衰退。这股衰退程度甚至是柏朗埃州席创建以来最大的幅度。这也基本延续了巫统在六州选举中所面对的艰难处境,是普遍存在于西马绝大部分马来选区之中。当然,这场补选也有好消息,就是国阵和希盟的结盟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正面效应,除了大大缓解绿潮的蔓延,也为坚持要与希盟合作的阿末扎希,提供了面对国阵内部质疑的更大底气。
当然,这个好消息能给巫统带来更多实质的东西,比如阿末扎希有机会说服马华与国大党搭上内阁改组的顺风车,因为其一,甫在马华党选中高票蝉联总会长的魏家祥,在国大党可能加入内阁的传言,以及国阵与希盟合作的正面成绩单中,有机会被说服;其二,若马华与国大党真有机会在改组中获得官职,阿末扎希在团结政府里的势力会更壮大,并借此重新经营非土著社群的底层影响力,不让民行党专美。
另外,目前有传言说土团党出现党争,总秘书韩沙有意在11月举行的党选中挑战党主席慕尤丁,当中还牵扯了最高理事阿兹敏阿里,让该党内部暗流汹涌。来自柏朗埃的好消息,也有机会让阿末扎希说服安华,将内政部长分配给巫统,因为内政部主掌社团注册局,他可以此来钳制土团党。不过,目前的内长是公正党的配额,所以安华可能在这方面陷入两难。但目前巫统和希盟已进入互相需要的共生关系,这种平起平坐的关系未必会让阿末扎希心想事成。
至于坏消息,就是国盟透过数据敏锐察觉到,自己在六州选举后虽然连输三场补选,但国盟在补选中的马来支持率依然超越巫统和希盟,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马来人的优先选择。这些信息让他们更努力塑造自己成为民族与宗教斗士。国盟执政的玻璃市、吉打、登嘉楼和吉兰丹也会出台更多保守政策。这种“为民族斗争”的方向,可能会导致巫统在接下来进一步失去更多半城乡、乡区马来人的支持。
另外,登州甘马挽也即将举行国席补选,迎战伊党的估计也会是巫统,国盟会为了突显其马来选区的优势而派出重量级人马上阵。之前盛传伊党打算派出国盟四州机构(SG4)顾问马哈迪上阵甘马挽,国盟在柏朗埃补选败北后,会对这个部署更感兴趣,增加传闻坐实的概率。伊党在甘马挽补选中若真的派出马哈迪,阿末扎希将会非常头疼,因为如果马哈迪大胜,巫统又必须重新面对绿潮蔓延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