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跟自己的代沟-中国讯息网

自己跟自己的代沟

作者:李太里 阅读量:5663 发布时间:2023-09-03 10:12:51

张学友8月4日完成今年的第23场《60+》演唱会后,续程在吉隆坡演出时,竟连续两晚传出“晕倒”的消息。幸好过后歌神解释“自小有耳水不平衡的病,每年都要发作一次”,才让歌迷松了一口气。

歌迷那么紧张,跟偶像的年龄不无关系。张学友1984年(23岁)出道,大部分歌迷如今都是50岁上下的壮龄人士。像《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歌词暗示的,40岁后的女人哪个没在感情路上磕碰过;同样的,40岁后的人,在身体健康方面也少不了剐蹭。年龄接近,比较容易体会彼此面对的健康问题。

人生如河,虽说短,但年少时从河的这端望那端,影像模糊,除了看不清未来的观点与思路,对“健康”的领悟也大相径庭。

老人家常以自身的经验告诫年轻人“别喝冷饮,不要熬夜”,结果往往跟提醒年轻人要“专心读书,踏实做人”一样,换来的不是打发你的笑脸,就是嗤之以鼻。

老人家的想法就万分周全吗?已故岳父80多岁时,外孙女在英国旅游时买了手杖带回国送给他。虽然他当时步履尚稳,但年轻人以为手杖有多一重保障,有利无害。岂料老人拒绝收下,说“这是老人用的!”

后来才留意到乐龄人士都喜欢以雨伞当手杖。他们显然知道自己有这个需要,却又不想让他人知道。

“健康代沟”处处存在。年轻人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再也熬不了夜,不知道晕眩的苦,不能体会50岁时爬楼梯的喘;20岁的人想象不到因门牙松动咬不断面条的烦,在尿缸小解的30岁男人也同情不了旁边60岁男人站半天尿不出的窘。

跟不同年代的价值观代沟不一样的是,“健康代沟”也常在同一个人的脑袋和身体出现。

45岁时计划65岁退休时四处旅行,真到那一天时,却惊觉那个45岁时的身体不知跑哪去了。

有个明年就满60岁的女邻居(清楚她的年龄是因为她和我妹妹同龄),在食肆工作的她除了十分厌恶别人称呼她为auntie之外,也“声明”不喜欢跟其他auntie在一起。她说“跟她们在一起会变老”。

这个鲜活的例子,也让人明白为何常有乐龄人士坠入爱情骗局,听信远在外国“帅气的医生或机师甚至名歌星”深情告白,甘心奉上毕生积蓄。

朋友的父亲80几岁了,因走路有些困难去看医生。检查的结果,各项指数都及格,没有“三高”,医生说“没事”。这本来该是让人高兴的事,他却有些不甘心地追问:“那为什么我的腿使不上力?”

医生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是这样的”。善良的医生把句子前面“老了”两个字删掉了。

老人家却以为,既然没病,就应该能和以前一样行动自如。认老,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位网友在装修有地住宅时,他的母亲坚持篱笆不要修得密不透风。起初他以“隐私”为由不赞同,后来拗不过她而妥协了。多年后,母亲渐渐不良于行,鲜少外出,闲暇时就半躺在客厅外的藤椅,透过篱笆墙的缝隙看外面流动的风景,也会跟路过的邻居打招呼说上几句话。

如果这是她当时坚持篱笆墙留缝隙的理由,一定是早早跟自己沟通好了。常抱年轻的心态,也不抗拒老去的身体,才是最好的妥协。

10年后,大家还去看张学友的《70+》演唱会,带荧光手杖去。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自己跟自己的代沟”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