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没有去杠杆化-中国讯息网

中国还没有去杠杆化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7320 发布时间:2023-08-30 22:16:22

最近美国资产负债表衰退,而典型案例集中在资产价格下跌,迫使过度杠杆化的家庭和企业同时削减债务,从而压垮需求。但在中国,资产价格并没有普遍下跌。房屋销售量暴跌,但价格只下降了一部分。衡量总负债的指标并不意味着要进行广泛的去杠杆化。

相反,中国的问题看起来更像是消费者信心赤字加上房地产投资特有的崩溃。消费者不稳定的动态清零体验,包括疫情结束但可能留下了伤痕,加剧了之前的房地产低迷。

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中,许多公司在广泛的资产泡沫中过度扩张;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开发商在承受压力。与美国房地产危机不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仅限于新房建设,中国从未见过信贷被用来抬高现有住房的价值。

由于这个问题是房地产开发的具体问题,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不变。尽管如此,仅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这是日本资产负债表经济衰退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西班牙和爱尔兰一样)肯定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而房地产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强大引擎。此外,在中国的背景下,从大规模杠杆到固定债务的转变显然是收缩性的。因此这是一次资产负债表衰退,但到目前为止是一次疲软的衰退或处于早期阶段的衰退。也就是说,这是一场由债务积累结束引发的衰退。

关键的一点是,中国杠杆化的结束足以严重损害需求。然而,在没有更明确的去杠杆化证据的情况下,很难看出中国如何符合顾最初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中国面临的是存量问题还是流动问题?

如果面临的是迅速恶化的债务和资产存量,那么很难支持需求。财政政策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最终许多私营部门行为者需要修复其资产负债表。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这是典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故事。

但如果中国面临的是新债务的减少,情况就不一样了。

家庭通常储蓄多于投资,而企业投资多于储蓄。

在中国,谨慎的家庭现在储蓄更多,投资更少(大多数家庭投资在房地产)。除非这些较高的净储蓄通过借贷转向投资,否则总需求将下降。但是现在谁能在中国借钱呢?开发商无法获得信贷。中国其他企业状况良好,但还不至于开始新的借贷热潮。唯一合理的借款人是政府,而政府并不情愿,这就是新债务流枯竭如何挤压需求的原因。

(细心的读者会在这里指出,理论上,储蓄过剩也可能表现为更大的经常账户盈余。这是真的,但似乎不太可能缩小差距。)

令人高兴的是,传统的刺激措施,特别是对家庭的直接转移,可以解决流动问题,用政府借贷抵消家庭储蓄。不幸的是,中国似乎对现成的解决方案不感兴趣,政府认为这种增长是浪费,与将中国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工业和技术强国的目标不符。

官方认为应该坚持财政纪律,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巨额债务。这使得类似于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官员告诉跨国机构的同行,当下的各部门管理者经理过文革,有助于形成整个环境认为紧缩财政可以让经济繁荣的观点。

紧缩是否能带来繁荣,在中国或许可以通过艰难的道路来了解。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国还没有去杠杆化”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