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六州选举结束后,出现很多解析团结政府表现不如人意的分析。其中一个原因是安华过于谨慎保守的施政和改革,让一些期望他能大刀阔斧整顿马来西亚的贪污和种族政治问题的支持者大失所望,以致不再支持团结政府。我想这或许是合理的分析,也是很多人的心声。这也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刚追完的历史剧《大秦帝国之裂变》。
《大秦帝国之裂变》是15年前的中国历史剧,讲述的是战国初期秦国君主秦孝公有感于秦国积弱已久,在内忧外患之下,决定颁布求贤令,请来卫国人商鞅实行一系列的变法,把秦国由弱转强,更奠定了未來一统天下的基础。
“商鞅变法”包含多项改革,有改革户籍制度、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严惩私斗、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等。其中“废除世卿世禄和井田制度”直接挑战了秦国贵族,也就是既得利益者的权益,以致招来贵族和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但是由于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无所保留的支持,尽管困难重重,商鞅还是得以实行前所未有的变法,使秦国脱胎换骨,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一举让秦国晋身战国时代里的霸主行列。
然而,商鞅在变法改革过程中,不仅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所制定的严酷刑法还直接打击旧贵族,招致极大的怨恨。在秦孝公去世后一年内,商鞅本人也遭到旧贵族势力的报复。剧中,失去靠山的商鞅被人诬陷谋反,他为了“护法”宁愿牺牲自己而自投官府,最后被处以车裂之刑(历史上商鞅逃到封地,被秦惠文王派去的军队杀死,尸身还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示众)。但是他所推行的新法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一直影响着秦国,要不然历史可能就改写了。
回看现在的马来西亚政坛。去年大选过后,安华领导的希盟经过重重难关,终于在元首祝福下,和昔日死敌巫统和东马政党组成团结政府。虽说在议席上掌有三分之二的优势,但毕竟是在勉强的情况下,使原本两个敌对势力放下过往恩怨,合作执政。这样的政府,稳定性肯定大打折扣。
除了在初期给了人民一些对政治改革的小小期待外,他的改革进程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他或许真的想干一番大事业,但脆弱的执政地位让他如履薄冰。马来西亚一些急须改革的地方,比如政商环境普遍存在的贪污文化,不讲绩效制的土著特权等等,无一不是对既得利益者的直接挑衅。就拿肃贪来说,若真是要执法如山,大仁不仁的话,搞不好会受到一些内部势力反噬,让好不容易成立的政府顷刻间倒台。秦孝公给了商鞅20年时间去实行他要的变法,这是任何靠选票上台的当权者所不能享有的奢侈待遇。安华当然心知肚明。
州选过后,目前的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摆在安华前面的有两条路。一是放手去干,进行彻彻底底的变革,期望在剩余任期里,能把改革成果化成人民的支持而延续他的任相之路。另一条路是以延续执政为终极目标,优先搞好经济,同时按部就班进行局部改革,毕竟“变法革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前一条路布满荆棘,可能处处危机,但也可能彻底改变马来西亚的命运;后面一条则是看不见尽头的漫漫长路。
不管安华选择的是哪一条路,他需要的还是时间和人民多一点的耐心。